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自然地理   3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的课程标准,从陈述方式到实质内容上与原大纲都有很大不同,体现出全新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中,课标尤其强调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转变学习方式.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即重视如何获得结果,而不仅是结果本身是本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也是今后教学的指导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人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按照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规定,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模块“地理1”中的重要内容。这一部分学习内容,是形成学生地理环境差异性观点的主要载体。但在以往的地理教科书和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结构里,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多有不尽科学甚至错误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作业,学生自然会想到堆积如山的习题集,没完没了却又不得不做的题海。但一提起地理作业,学生们便有些嗤之以鼻,不就是些几分钟内可完事的填充或选择题吗?如何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我认为地理作业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相似文献   
15.
传统地理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忽略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新课程提出了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课程理念,从而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感到自己被解放、教材被解放、区域地理教学被解放,最重要的是学生被解放。  相似文献   
16.
蔡明 《地理教学》2005,(6):12-14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施地理课程标准的核心任务。本将通过具体的实例,从教师的视角和可操作的视角,来解读这一新课程理念,力求把这一理念变得具体、生动,并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Ⅰ(人教版、必修)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重点是探究水循环的类型、基本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它是学生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编短文进行小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基于系统集成化设计的方法,以全面保障顶岗实习的有效开展与科学评价为原则,从"课程标准建设"、"制度建设"和"教学文件建设"等3方面讨论了顶岗实习标准的研制。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地理概念呢?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千千万万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如河流、山脉、港口,铁路、季风、梅雨或者风沙、戈壁、雪山、冰川等等,而它们都有自己的属性,即本身能够区别于其它事象的本质的东西。毛泽东曾说.“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要求在教学中逐步得到体现,学生也比以往更敢于提出问题了。然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眼光和思考,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的,且地理学科本身的许多内容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使学生的提问更加复杂多样。因此,在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应对学生的各种提问,成了广大教师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