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刚玲 《地理教学》2010,(17):16-18
“三位一体”是指学案、教学设计和课件三者的有机组合,合理应用,共同构建的地理课堂。在课前发放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教材的情况下,根据学案设置问题,进一步分析教材知识,以期理解、应用知识,初步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课前收集学案,针对学生理解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辅之多媒体课件教学,解决学案上的问题,拓展延伸,鼓励创新,最大程度利用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82.
二、总体评价 本次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秉承“聚焦课堂,提升效能”的理念,围绕“金字塔之国——埃及”同一课题,分别由张宏、马煜娇、王永生、郭潇潇老师来任教,致力于搭建一个关注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师执教能力的平台,引导教师思考、分享、讨论、反思、改进,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83.
缪同梅 《地理教学》2010,(24):45-46,37
一、活动设计背景和意义 今年适逢世博年,我和许多人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世博园。当游人在澳大利亚馆前排了很长时间终于进入馆内,一睹馆内风采时,馆内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了互动,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问题是: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个城市,很多人踊跃回答是悉尼。这一幕,让我这个从事地理教学的老师汗颜。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我在不断地反思,中学地理教学应该教什么?  相似文献   
84.
袁德志 《地理教学》2010,(23):57-58
新课程提倡从生活中学习地理,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是鲜活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找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85.
沈海林 《地理教学》2010,(24):28-28,37
新课程下,地理课堂确实有了不少改进,让人感到很欣慰,但高兴之余总觉得地理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试卷讲评课。近一年来听了很多堂地理试卷讲评课,每次听完之后,总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试卷讲评课具备的教学功能还要更丰富,课堂有效性还要有更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86.
程龙 《河南地质》2009,(5):32-32
“我们化工所借助各村文化大院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像在课堂上一样,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4月10日,在孟州市基层国土所长周工作例会上,化工国土资源所所长常山的一番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87.
樊强义 《地理教学》2013,(14):35-36,5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安排的精巧,就可以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开始,在启智的顿悟中结束。但若不够重视或没有精心设计,往往会使整堂课质量下降,给人以虎头蛇尾、繁琐累赘之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一、总结的必要性课堂总结是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对内容进行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从而巩固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过程不可或  相似文献   
88.
耿峰 《地理教学》2013,(9):38-39
正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常见到这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请坐下来再想一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能够帮帮这位同学";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会提醒"再想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然而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注意到没有:这些学生会很"识相",这节课就一直低着头,再也没说过一句话。长此以往,课堂氛围逐渐沉闷,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于是我们不由佩服那些名师在课堂上的沉稳、睿智,感叹为何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能兴  相似文献   
89.
课堂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虽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设计不断完善,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课堂就很难与之呼应,教学效果就不尽如人意。为此,要让学生多阅读,增加知识积累。多读书的学生课堂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在讲解新内容时,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效果会更好。比如,巴以冲突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地理教学中常提的话题。巴以为什么冲突不断?以色列为何比较强大?中东地区如何实  相似文献   
90.
陆静 《地理教学》2013,(4):7-11
正教学研究就是教师以研究的视角看待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善于观察、思考发生在工作中的现象,梳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开展研究,改进教学。有了对教学研究的兴趣,教师的职业生涯会更加有滋有味。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