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陈玲 《地理教学》2015,(7):46-47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正处在由“理念向实践转变、课程向教学转变、教材向教师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教师注重追求课堂教学的意义,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以及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认识到课堂不是老师的秀场,而是真情实感的天地、心与心沟通的场所、畅所欲言的空间。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对教材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曹军 《地理教学》2015,(6):51-52
这些年,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后感,开始很多人觉得教后感空洞而无价值,似乎成了教师"额外"的负担。但我坚持写了几年之后,觉得教后感并非是形式的东西,教后感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它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最有价值的课堂一线的写真和感悟。我写教后感有如下几点体会:一、记录"亮点",积累经验亮点就是教学中独特、新颖、成功之处。它可能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一个恰到好处的案例等等。凡是能让教师激动兴奋、感到得  相似文献   
43.
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潜能"是教育时刻在追寻的目标,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特征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技能。将地图数据实现电子化,通过3S技术使得传统的地理数据和信息有了现代化的展现空间,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充分享受现代技术带来的"区域美"和"差异美"。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3S技术的相关技能没有在中学得到应有的重视,地理课堂还是停留在知识的机械记忆层面。因此,通过课程基地建设来提高学生的3S技术素养,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44.
黄雷 《地理教学》2015,(1):32-34,20
一、教学立意唐代画家张彦远认为:"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呢?"农业"一节究其本质,就是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笔者起初的设想是"站在系统的高度,纳入知识的海洋"来设计本节课的。而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精心创设了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建构探究活动的教学模块,培植学生对地理的好奇之心,对地理思想和观点的探究之意,对地理课堂的享受之乐,是我们对本节课  相似文献   
45.
张金城 《地理教学》2015,(1):43-44,37
选修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选修地理知识浅显易懂,"没什么好讲的""易学不易教""重必修轻选修"现象严重,不少教师采用读书本、画重点、背"条条"的方法教学,导致课堂沉闷,学生倦怠,教师无趣。如何让选修课上的"有味、有趣、有用",远离枯燥乏味,克服职业倦怠,笔者以为唯有改变,创新教法,精心设计,让变化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乐趣。现以"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为例谈谈如何创新地理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地理  相似文献   
46.
近日,笔者在衢州市高二区域地理观摩课活动中,有幸聆听了一节名师示范课"底特律兴衰"。这是一节充满独特"地理味"儿的课堂,该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实施,不仅展现出一个新课程下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风采,更重要的是在使学生领略了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广大一线地理教师树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新标杆。一、善于从地理视角探究生活1.创造性的设置教材——面对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47.
一、简明扼要——教学目标的简约之道高三地理复习时围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浙江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指导意见》为基础,以教材为蓝本、以考试说明为准绳来设计教学目标。因此对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做到简要、精辟和充实。有些地理老师喜欢将教学目标设计成"高富美",譬如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有老师将复习目标进行如下设计:"1理解湿地的含义、特点及其生态作用;2理解并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明确如何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3通过实例深刻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逐步树立  相似文献   
48.
郭明强  谢忠  黄颖 《测绘通报》2015,(9):131-134
"Intel未来教育"将海量的计算机资源、人力资源、网络等信息资源有机地利用起来,强调以学为主,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在对"Intel未来教育"的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网络安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融入网络GIS的网络安全"未来课堂"教学模式;重点对网络安全"未来课堂"中的跨学科融合、协作式学习、翻转课堂、企业联合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实际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9.
苏英 《地理教学》2012,(11):27-28,26
“五三一”的含义是:课堂五个环节、教师三类引导、一个核心价值取向。 课堂五个环节是:自习——自主预习,熟悉内容;自疑——自主生疑,产生目标;自探——自主探究,合作创新;自测——自我检测,温故知新;自结——自主小结,盘点收获。教师三类引导是:导思维能力;导方法技能;导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50.
结合学情,不可套用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的或通过已有经验能感知的,切不可随意发问。例如,有老师在课堂中提问学生:“假如发生地震了,你坐在船上感觉到船是上下摇晃还是左右摇晃?”显然,这个关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提问是无效的,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这种感知,对这一问题无法做出回答。有效地发问需要教师对学情有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