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郝士敬 《地理教学》2011,(15):60-61
1.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我看了,我忘了;我说了,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我明白了。”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会增加学生思考的机会,有利于突破难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好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2.
现代地理教学论认为,中学地理教学活动包含学生、地理教学目标、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和地理教学环境等八个主要因素(如图)。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03.
地理课堂上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需要独具慧眼的教师去发现,捕捉和运用。那么,要练就一双慧眼。有三点是必须要做到的:首先,要吃透教材,对教材的内容把握得从容自如;其次,要练就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对课程的操作能力,犹如一个乐队的指挥那么重要;最后,学会倾听和过滤,抓住时机把有效的信息合理地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104.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舻干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5.
课堂教学由一个个细小的行为片断组成,课堂环境的复杂多维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行为生成的必然。生成性教学行为具有双重主体——学生和教师;双向生成联动应变——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互为“生成性”自变量与因变量,产生双向生成联动应变效应;预设与生成的合奏——生成以弹性留白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等三重属性。地理课堂中有八种教学行为需要教师把握时机,有意识营造宽松环境、培育肥沃土壤,正确引导产出高质量的生成,让课堂“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流水“随势赋形”,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06.
李鑫林 《地理教学》2011,(21):11-13
教师的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常用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正如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总是从问题和惊讶开始”,当学生面临问题时,不仅他的认知结构、智力潜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他的行为动机、成功欲望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最充分的激发,问题的存在最能激励学生去学习、去探究、去创造……所以,提出科学规范、逻辑合理的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的关键,甚至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提问就是“教学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7.
蒋亚琴 《地理教学》2011,(17):24-25
曾几何起,校园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食堂里吃过的餐盘里大量的剩饭剩菜,垃圾桶边的垃圾比比皆是,奢靡之风在同学问蔓延,追求豪华、气派,无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更为触目惊心的是学生经不起一点挫折而发生自杀事件……  相似文献   
108.
徐威 《地理教学》2011,(4):20-22
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而课堂提问这种方法被许多教师广泛运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以及探究教学的各阶段中。  相似文献   
109.
我是中学地理教师,也是旅游爱好者。每年都利用假期,安排几次或长途或短途的旅游。旅游之前,我都认真做功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因而每次旅游收获颇多。特别是自己有目的地设计的旅游线路,走下来之后的收获更大,有些是读书根本不能代替的。在旅游归来后,自己都高兴地与家人、朋友分享这些收获。但是,作为一个地理教师,与自己的学生分享这些收获,才能真正达到当初旅游的目的,更好地体现旅游的价值,同时也丰富地理课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0.
地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令很多地理教师感到头痛、棘手,其中有些事件的起因在于学生不讲文明、不守纪律,甚至无理取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恼怒、委屈、急躁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能失去自制力和理智感,头脑要冷静,感情要克制,态度要沉着,要处变不惊,以静制动。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如果能认真对待“错误”的价值,巧妙合理地加以引导,必将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