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篇 |
大气科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9篇 |
地质学 | 24篇 |
海洋学 | 12篇 |
综合类 | 16篇 |
自然地理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在面上调查、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发育特征、失稳模式及致灾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钦州残余海槽与大瑶山凸起交汇处,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复合区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地层岩性以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为主.特殊的地质背景决定了该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区内共发现地质灾害点238处,以滑坡、崩塌(危岩)、不稳定斜坡为主,泥石流仅2处,以小型为主;空间上,75%以上灾害点分布在高程50~150 m之间,65%以上分布在坡度35°~55°斜坡,且80%以上发育在顺向、逆向结构和花岗岩类斜坡中;地层岩性上,95%以上发育在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和花岗岩中;时间上,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汛期降雨密集的5~8月份.碎屑岩区地质灾害主要失稳模式为沿基-覆界面滑移型、顺层滑移型、压溃-剪切滑移型、风化-坠落型和拉裂倾倒型5种类型;花岗岩区地质灾害主要失稳模式为拉裂-倾倒型、风化-坠落型、拉裂-溜滑型和沿基-覆界面滑移型4种类型.地质灾害影响和诱发因素主要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实验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可以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文中主要概述我国1985年和1986年先后发射的两颗国土普查卫星获得的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以及这些资料广泛用于生产、科研与教学工作所获得的一批可喜成果。如京津唐地区和黄河三角 洲地区国土资源与环境调查,黑龙江和江苏太湖等试验区水利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塔里木盆地和 山西能源基地试验区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等,都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文章还对今后遥感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4.
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水质参数反演分析方法是水质遥感监测算法的发展趋势.分析方法中需要以水体中悬浮物后向散射系数作为参数.水体中悬浮物后向散射系数目前主要有3种测量方法,但是这些方法要么因为仪器稀缺而无法普及,要么测量精度不高.提出了一种计算水体中的悬浮物后向散射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水面比较容易测量的反射率光谱和实验室内比较容易测量的水体各组分的吸收系数光谱,基于生物光学模型推导得出水体中的悬浮物后向散射系数.利用太湖梅梁湾试验区获取的数据检验了这种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是:它基于生物光学模型,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通用性;另外,它使用的数据比较容易测量,方法容易实施,可为水质参数反演分析方法的建立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利用ENVISAT ASAR数据,采用基于相干目标的干涉图叠加方法,对天津地区的地面沉降现象进行了DInSAR监测试验.差分干涉处理采用\"两轨法\",使用校正了高程异常的SRTM DEM数据消除高程相位.以相干系数为标准选取了相干目标,解缠过程中运用了Delaunay三角剖分和权重最小费用流算法.本文获得的季度平均沉降速率图有效揭示了试验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展布及相对形变量,但其获得的绝对形变量尚需地面实测数据校验. 相似文献
50.
<正>在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共同努力下,8月13日,省国土资源厅举行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土地集约利用试点工作"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