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4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3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韩丽薇  王向东 《地理教学》2021,(13):37-39,64
大单元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效路径之一.指向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应体现"空间—区域性""重构—整合性""情境真实性""思维进阶性"的特征.深度解析区域认知内涵,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单元内容组织,主要包括主题类、能力类、任务类三种类型.通过整合统筹课时、指向高阶目标、创设真实情境及持续进行"教、学、评"一致评价的实施策略,培养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最终达到地理学科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2.
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的教学中,教学片段化和教学内容多且杂,缺乏逻辑主线等问题突出,造成学生的高认知负荷.为此,文章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按照课标要求、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是什么—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为探究主线,重构本课的教学逻辑,旨在降低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帮助学生"构"逻辑、"养"能力,对中学地理教学逻辑的把握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73.
在旅游研究领域中,乡村性被普遍认为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然而,现有研究基本没有从游客感知视角对乡村性要素结构进行辨识,未能展现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力的认知逻辑,也无法体现乡村性和乡村旅游吸引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游客感知视角下,使用VEP和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受访者提供的乡村照片以及相对应的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纳。研究发现:1)乡村性要素可依据游客视觉、听觉、触觉、味-嗅觉和定位系统构建乡村性结构,并可从中归纳出“本底乡村性”和“植入乡村性”两种类型。2)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在个人主观层面存在“核心—边缘”结构的感知特征,其中“核心乡村性”和“边缘乡村性”两者之间界限模糊,且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3)在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性和乡村旅游吸引力之间存在“感知系统—乡村性要素—乡村性景观—乡村旅游吸引力”为逻辑主线的认知机制,认为乡村旅游吸引力虽然可以以本底乡村性构成的本底性景观为基础,但同时也是一个复合的结构,由本底乡村性、植入乡村性组合而成的本底性、植入性和融合性景观综合构成,其中尤其不能忽略融合性景观对乡村旅游吸引力的营造作用。  相似文献   
174.
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采用开放式问卷、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方法,构建旅游创新年谱,识别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创新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维度,探究认知重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张谷英村由旅游服务创新主导向旅游体验创新主导演化。(2)客体变迁与认知主体学习驱动村民四维认知重构,并通过旅游创新主体多元化以及路径创造推动旅游创新演化。(3)传统村落家的体验将深层次化,真实性将得到重构;自组织旅游创新演化将成为传统村落旅游地演化的重要力量;社区旅游创新既是村民对家的重塑和美化,也是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5.
基于线状图形相似性的道路数据变化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相似性认知的距离观与特征集合观相结合,在获得相似性图形的差异距离的基础上,提出了线状地物的几何图形相似性度量模型;通过研究空间数据变化与相似度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线状地物相似度的空间数据变化检测算法,实现了基于线状图形相似性认知的道路数据变化发现与提取.  相似文献   
176.
刘瑜  袁一泓  张毅 《遥感学报》2008,12(2):370-377
地理空间中的地理要素往往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源于人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化过程,因此具有主观特性.基于模糊集理论,尽管有很多途径对模糊地理要素对应的隶属度函数进行探讨,但是基于认知实验的方法最直接的反映了人们对相应要素的概念化过程中的模糊性.以中关村地区为例,设计了基于地标的问卷调查,并计算每个地标属于"中关村地区"这一概念的隶属度,进而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得到该要素的隶属度函数.该方法具有实验实施简单,结果便于管理的特点.最后,我们分析了中关村的隶属度函数的一些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7.
本文介绍了中心线的生成算法,用中心线描述两条线之间的协调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表示线与线之间的协调程度,分析了在视觉上影响协调程度的一些因素,根据一条直线段与它的平行线是完全协调的自然规律,定义了一条度量两条线之间协调程度的标准线,并建立了协调程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8.
自2000年以来,中国草原牧区实施的一系列草原建设和保护工程引起了草地利用方式和农牧民传统生产模式的改变。农牧户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主体,其认知态度与行为选择将直接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对草原生态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以黑河上游肃南县干旱区草原为例,选取了自由放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舍饲养殖区三个不同类型牧区,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PRA),分析了农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认知情况和实施效果及其在当前政策背景下倾向性的草原放牧措施。结果表明:(1)相对宽松的草地资源约束使自由放牧区内农牧民的草原保护政策认知水平较高,58.1%的农牧户对季节性休牧和补贴数额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存在超载放牧现象。(2)半农半牧区和舍饲养殖区农牧民对草原保护政策的认知水平偏低,同时,舍饲养殖导致的生产成本上升使该趋势进一步加剧,71.7%的农牧户响应禁牧政策的积极性不高且认为禁牧补贴数额不合理。建议从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细化草原补奖标准和调整草地资源约束的角度因地制宜采取配套措施,实现保护生态和农牧民增收双目标。  相似文献   
179.
GIS的分层与特征的数据组织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据组织是 GIS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认知方式、认知手段的变化 ,会带来认知结果的不同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数据组织方法 :(1 )基于分层的数据组织方法 ;(2 )基于特征的数据组织方法。文章分析了这两种数据组织方法的有关内容 ,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 ,认为基于特征的数据组织方法是第 4代 GIS的基础和核心 ,是 GIS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0.
高精地图的发展在智能交通的推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打造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数据大脑”的基石,同时可推动智慧物流网络与交通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的发展。从地图信息传输模型的角度出发,对已有的高精地图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地图认知机理构建高精地图的思路,并对国内外高精地图格式标准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中国智能驾驶高精地图在标准编制时应遵循的原则。同时,从地图采集、处理与审核等维度展开,分析了当前高精地图生产与更新的关键技术,并通过车辆的规划与感知等应用实例,对高精地图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国高精地图发展面临着模型复杂、生产更新能力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地理信息安全风险以及应用深度不足等挑战。针对以上挑战,所提出的基于认知模型建立高精地图闭环架构的思路,强调了保障数据安全、推动智能审图的重要性,指出了高精地图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