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3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海军最大规模海上阅兵成功举行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一场展示各国海军共同构建和谐海洋决心的海上大阅兵,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展开。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活动,也是中国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胡锦涛主席亲临检阅。  相似文献   
52.
盛大的海上阅兵在民众中掀起狂欢。一位海军大校打来电话,声音平静,嘱我去中华世纪坛看看。"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观念非常明确,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在世纪坛,我们看到的仍然只有土地。海洋呢?但愿一场世纪阅兵激发的瞬间热情,能引发国人对民族海洋意识缺失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53.
西沙碳酸盐岩建隆自晚渐新世开始发育于西沙隆起之上,层序分析对比和西沙群岛浅部钻井沉积相的研究表明,西沙碳酸盐岩建隆可分为灰沙岛相、礁坪相、粘结灰岩相、礁格架相和礁后泻湖相等沉积相带.西沙碳酸盐岩建隆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正地形,顶部强振幅,底界不明显,内部为弱振幅杂乱发射,规模较大的建隆表现为平顶,顶部为强振...  相似文献   
54.
西沙群岛是南海群岛中岛屿最多、面积最大的群岛,自然环境独特、植物区系特殊、岛上植被一直都是植物学家及地理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光谱分类,于决策层融合支持向量机与光谱信息散度两类分类器进行西沙群岛典型岛屿植被类型识别,形成典型植被分布图.建立西沙群岛典型植被光谱库,分析西沙群岛典型植被实测光谱与其一阶导数的特性,并...  相似文献   
55.
从生物礁碳酸盐岩的沉积特征、孤立台地生物礁沉积模式2个方面对巴哈马滩与西沙群岛进行对比分析:巴哈马滩礁区主要沉积粒状灰岩、泥质灰岩、斜坡发育生物碎屑灰岩,海底文石和镁方解石胶结作用强烈,致大部分原始孔隙度阻塞,孔隙度降低;西沙礁滩海滩岩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地层主要发育生物碎屑灰岩和白云岩,各种藻类格架的杂乱分布增大岩石的孔隙度。巴哈马滩以孤立碳酸盐岩台地生物礁为主,发育台地边缘斜坡及滩礁型孤立台地,西沙孤立台礁区主要发育永乐、宣德2类环礁沉积系统,以及台地边缘礁、塔礁、马趾礁、环礁、点礁等多种生物礁类型。大巴哈马滩具有侧向生长的潜力和周期性进积作用的特征,西沙陡坡高能带发育进积型与侵蚀型2种沉积类型,风暴潮与盛行风作用成为灰沙岛的主要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56.
成礁以来西沙群岛白云岩-铁白云岩大量发育,针对白云岩空间变异及成因演化的讨论具有重要意义。西科1井存在7层白云岩,对7层白云岩进行了划区处理,将7层白云岩层分为浅、中、深3类:<600 m为浅层(层一、层二、层三,合计厚度203 m),600~1 000 m为中层(层四、层五、层六,合计厚度79 m),>1 000 m为深层(层七,厚155 m)。通过对7层白云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成岩环境与成因模式及浅层、中层、深层白云岩地球化学数据之间的规律与差异的分析认为,西科1井白云岩受陆源物质影响小,高的SiO2可能来自西沙周缘火山地带。西沙地区白云岩成岩环境总的来讲属于氧化环境,但浅、中、深层成岩环境的氧化强度具有差异。西科1井白云岩的古盐度都较高,但层与层之间有着细微差异。西科1井白云岩锶含量总体偏低,受到淡水淋滤作用强烈,形成于古水深较浅的礁相台地环境,相比较而言,浅层受到大气淡水影响最强,中层次之,深层最弱。西沙白云岩成岩过程中受到高盐度海水、大气淡水和回流渗透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在南海西沙群岛(15.76°~17.13°N,111.18°~112.90°E)5条年分辨率的滨珊瑚生长率(即每年生长宽度,mm/a或cm/a)序列和4个U-Th年龄的基础上,根据珊瑚生长率与器测海温的显著正相关关系特征并建立的转换方程,定量重建了近500年(1520~2007 A.D.)连续的年分辨率的西沙海温历史。这一时期的海温变化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1520~1825 A.D.以小幅波动为主,略有下降(-0.21±0.07 ℃)。2)1826~2007 A.D.整体呈上升趋势(0.93±0.15 ℃),其中1826~1899 A.D.快速上升(1.0±0.13 ℃);1900~1971 A.D.小幅波动,略有下降(-0.16±0.19 ℃);1972~2007 A.D.再次上升(0.55±0.30 ℃)。同时,近500年来西沙海温具有显著的年际、十年际和多年代际周期,分别对应于ENSO、太阳活动和太平洋多年代际涛动(PDO)。珊瑚生长率记录的西沙海域持续升温始于1820年代后期,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升温起始时间相当,但略早于全球其他区域,体现了南海海域对赤道海域海洋环境变化的敏感响应。

  相似文献   
58.
西沙地块作为南海中散布的微地块之一,迄今尚缺乏有关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岩石学资料或证据。在2012—2013年,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在西沙岛礁上设计实施了"西科1井"科学钻探,成功钻取了长达1 268.02m的岩心,并在井深1 257.52m处钻遇由变质岩和侵入岩组成的结晶基底。利用LA-ICP-MS分析测试技术,对取自岛礁基底的花岗质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定,结合邻区和华南地区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年代,探讨了与岩浆作用相关的大地构造环境。结果表明:西沙花岗质岩石在岩性上属碱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与南沙地块的花岗质岩石同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活动陆缘构造环境下,其岩浆源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幔源组分的影响;西沙岛礁基底花岗质岩石形成年龄在144~158 Ma之间,是晚侏罗世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在成岩时代上可与华南燕山期花岗岩进行对比,反映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诱发的燕山期岩浆活动对华南大陆和南海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岩石学证据表明,西沙-中沙和南沙地块经历了燕山期多期次岩浆活动的改造,在基底构造上属华南大陆的延伸部分。  相似文献   
59.
根据Feldmann(1938)的评述,管枝藻目的系统分类研究工作始于Schmitz(1879),他首先创建了“group” Siphonocladaceae(发表名为Siphonocladiaceae)。又据Egerod(1952)的研究,Schmitz的“group”事实上只是一个科,Feldmann(1938),Fritsch(1947)及其他人把管枝藻目的创建者归诸Schmitz是错误的。Schmitz在此科中收容了法囊藻(Valonia),肋叶藻(Anadyomene),小网藻(Microdictyon),刚毛藻(Cladophora),硬毛藻(Chaetomorpha),黑孢藻(Pithophora),气球藻(Botrydium)和暂定的网叶藻(Struvea)以及他的新属管枝藻(Siphonocladus)。De Toni(1889)将Schmitz的管枝藻科的各属分散在Order Confervoideae的刚毛藻科的刚毛藻亚科(Cladophoreae)、绵枝藻亚科(Spongocladieae)、小网藻亚科(Microdictyeae)、肋叶藻亚科(Anadyomene)和法囊藻亚科(Valonieae)中。Blackman and Tansley(1902)简历管藻目时下分管藻亚目(Siphoneae)包括无分隔的种类和管枝藻亚目(Siphonocladeae)包括分隔的种类;后者由孢根藻科(Gomontiaceae),刚毛藻科(Cladophoraceae),环藻科(Sphaeropleaceae)和法囊藻科(Valoniaceae)等四个科组成。  相似文献   
60.
本文是西沙群岛棘皮动物研究报告的第三部分一海胆纲。根据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6-1958和1975年先后在我国西沙群岛采集的标本。研究了海胆纲标本共192个。鉴定为26种(包括3亚种),分隶于7目,13科,21属,内有一新种,有8种在我国动物区系中是增添的(下列名录中有*号者)。 本文所描述的海胆类,是依据 Mortensen(1928-1951)在“海胆专著”(A monograph of the Echinoidea)的分类系统排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