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2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31.
浅谈永兴岛     
袁立明 《地球》2012,(9):78-81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这是小学语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里对西沙群岛的描写,很多人也是在这篇课文里第一次认识美丽的西沙群岛。永兴岛就是西沙群岛的主岛,也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  相似文献   
32.
西沙群岛潮、余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62、1974、1976、1991、2002年西沙群岛海域实测海流资料分析得出:西沙群岛潮汐特征系数为3.40,是不正规日潮;潮流特征比较复杂,少数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型,多数为不规则日潮流型;半日周期的内潮在永兴岛西部特别显著,最大流速可达1.5m/s,对珊瑚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西沙群岛余流,春季4~5月总体方向是东北,最大余流速度66cm/s,出现在中建岛西部;夏初余流方向偏北,速度明显降低,中建岛表、底层流速都不超过50cm/s。结合18a卫星高度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春季和夏季西沙群岛海域处于反气旋式环流的北部,中建岛处于反气旋式环流的西缘,水平压强梯度大,加之地形影响,因此流速最大。  相似文献   
33.
近日,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三沙市岛礁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组完成了三沙市西沙宣德群岛海域9个岛礁的遥感调查工作. 西沙群岛属于尚未进行商业开发的特殊地区.该项目组工作的9个岛屿中,有5个为无人荒岛.岛上没有可以饮用的淡水资源,洗漱用水也是经过简单处理的储备雨水.小岛间交通只能用排水量很小的渔船,交通不便、补给困难.6月份,西沙海域气候极其炎热,空气湿度极大,野外地质工作条件异常艰苦.  相似文献   
34.
35.
夏林根 《地图》2000,(3):35-37,58
中国版图最南端的南海之中 ,有一块尚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西沙群岛。笔者应有关部门之邀 ,飞赴西沙 ,考察了那里极具魅力的旅游资源。西沙概况西沙群岛古名七洲洋、千里长沙、万里石塘 ,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共有 40多个岛礁 ,星罗棋布在北纬 1 5°43′~ 1 7°0 8′,东经1 1 1°1 0′~ 1 1 2°5 4′之间约 5 0万km2 的海区内。岛屿总面积约 1 0km2 ,礁盘面积达 1 .5万km2 。西沙群岛属亚热带地区 ,温暖湿润 ,气压适宜 ,雾日罕见 ,能见度良好。全年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 ,极端最高气温 34 .9℃ ,最低气温 1 5 .3℃ ,年平…  相似文献   
36.
将南海西沙永兴岛(16°50'N, 112°20'E)西北的造礁珊瑚的岩芯,制成X射线负片.用显微光密度计在X射线负片上获得沿生长轴方向的影像密度值,时间序列为1937~1993年.根据影像密度数据,计算出珊瑚的各年生长率和钙化率的代用指标.珊瑚生长率和钙化率的代用指标都与SST呈显著正相关.根据1960~1993年的资料统计,相关系数分别是0.91和0.85,从而建立了珊瑚生长率温度计和钙化率代用指标温度计.并用这两个温度计测算到1937年,揭示出南海的SST变化既受到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为主的影响,也受到半封闭海域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南海西沙群岛琛航岛珊瑚礁底部火山碎屑岩中的单斜辉石矿物的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单斜辉石属于富钙透辉石,部分有正环带结构,从核部到边部Ca、Fe、Ti的含量逐渐增加,是岩浆正常结晶顺序的反映,说明该区域的岩浆演化是向着富Ca、Fe、Ti方向发展的。主量元素数据显示,单斜辉石具有低Si高Al的特征(SiO2=41.40%~48.44%,Al2O3=5.54%~10.20%),且AlⅣ含量较高,说明母岩浆为不饱和碱性岩浆系列;此外,单斜辉石Ca含量偏高,Ca/(Ca+Mg+Fe)值在46.1%~51.4%之间,推测是母岩浆的高Ca含量导致了大量高钙辉石的产出。结合西沙海域的地震和构造资料,推测琛航岛珊瑚礁的基底是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平顶状海山,系岩浆穿过断裂发育的岩石圈层在西沙群岛的海底喷发,随后火山碎屑物质经过堆积、固结作用而形成;该火山碎屑岩的原岩为板内碱性玄武岩。  相似文献   
38.
黄海霞 《今日国土》2009,(4):24-25,18
海洋国土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扼两洋、制八方的南沙群岛是我国重要军事战略基地。这片海域不仅拥有巨大的水产资源,经多年的勘探和实际开采表明,它确属世界上除波斯湾、墨西哥湾以外的又一个蕴藏巨大油气资源的海域,初步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30亿吨!2009年5月13日之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要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其有关要求就不会得到承认。所以有人说,2009年中国周边的大国想要浑水摸鱼,中国的海洋国土风不平浪不静,但中国人要像守护土地一样守护我们的海洋。在这关键的时刻,我们勇敢地向海洋进发。3月,中国最大的渔政船抵达西沙群岛,在中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出色的完成护渔、护航任务,并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4月的海上大阅兵,我们用实力向世界说明,中国海军能够担负保卫国家海上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世界海洋和平的重任!尽管有人认为,中国即使建造一艘航母,那也根本无法与美国的12艘航母相媲美;中国与美国的能力差距仍然很大,至少要再过几十年人民解放军海军才能成为美国海军的对手。但是在中国海军尚未到达世界最强地位时,就敢于敞开胸襟面对外界的探视,正充分体现了我...  相似文献   
3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1956年以来对我国广东省的西沙群岛进行了多次考察,着重于藻类、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种类和区系研究,先后发表了数十篇研究报告。1975年5-6月派出的考察队在西沙群岛的10个岛礁进行动植物区系调査,同时对永乐群岛西南面的金银岛和宣德群岛最东面的东岛进行了珊瑚礁礁平合的生态调査;1976年1-4月另一支海藻考察队又调查了西沙群岛18个岛礁。这两次生态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热带珊瑚礁礁平台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在各个垂直分布带上的组成,了解底栖海藻的季节变化,以及珊瑚礁礁平台鱼类的生态类型,为研究热带珊瑚礁动植物的生态特点,开发利用珊瑚礁生物资源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0.
根据Feldmann(1938)的评述,管枝藻目的系统分类研究工作始于Schmitz(1879),他首先创建了“group” Siphonocladaceae(发表名为Siphonocladiaceae)。又据Egerod(1952)的研究,Schmitz的“group”事实上只是一个科,Feldmann(1938),Fritsch(1947)及其他人把管枝藻目的创建者归诸Schmitz是错误的。Schmitz在此科中收容了法囊藻(Valonia),肋叶藻(Anadyomene),小网藻(Microdictyon),刚毛藻(Cladophora),硬毛藻(Chaetomorpha),黑孢藻(Pithophora),气球藻(Botrydium)和暂定的网叶藻(Struvea)以及他的新属管枝藻(Siphonocladus)。De Toni(1889)将Schmitz的管枝藻科的各属分散在Order Confervoideae的刚毛藻科的刚毛藻亚科(Cladophoreae)、绵枝藻亚科(Spongocladieae)、小网藻亚科(Microdictyeae)、肋叶藻亚科(Anadyomene)和法囊藻亚科(Valonieae)中。Blackman and Tansley(1902)简历管藻目时下分管藻亚目(Siphoneae)包括无分隔的种类和管枝藻亚目(Siphonocladeae)包括分隔的种类;后者由孢根藻科(Gomontiaceae),刚毛藻科(Cladophoraceae),环藻科(Sphaeropleaceae)和法囊藻科(Valoniaceae)等四个科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