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73篇 |
免费 | 1006篇 |
国内免费 | 28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24篇 |
大气科学 | 120篇 |
地球物理 | 122篇 |
地质学 | 1794篇 |
海洋学 | 289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1158篇 |
自然地理 | 77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3篇 |
2023年 | 437篇 |
2022年 | 518篇 |
2021年 | 642篇 |
2020年 | 448篇 |
2019年 | 591篇 |
2018年 | 252篇 |
2017年 | 331篇 |
2016年 | 365篇 |
2015年 | 514篇 |
2014年 | 1186篇 |
2013年 | 824篇 |
2012年 | 878篇 |
2011年 | 857篇 |
2010年 | 808篇 |
2009年 | 703篇 |
2008年 | 556篇 |
2007年 | 462篇 |
2006年 | 478篇 |
2005年 | 475篇 |
2004年 | 471篇 |
2003年 | 456篇 |
2002年 | 422篇 |
2001年 | 379篇 |
2000年 | 296篇 |
1999年 | 240篇 |
1998年 | 190篇 |
1997年 | 177篇 |
1996年 | 177篇 |
1995年 | 167篇 |
1994年 | 189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1950年 | 3篇 |
1949年 | 2篇 |
1948年 | 6篇 |
1947年 | 4篇 |
1942年 | 5篇 |
1940年 | 1篇 |
192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初中和高中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大部分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高中地理,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甚至影响到部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日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为此我校就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进行了多次调研。本文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查和总结,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82.
正在许多地区,初中地理被视为小科或副科,只有初一、初二才开,初三则没有,断学一年后,等到高中才又有地理。在初中这短短的四个学期,如何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第一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亲近,影响到今后对该学科的听课兴趣和效率。笔者一直重视新学期第一课的教学,根 相似文献
83.
84.
85.
面临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已经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我国的经济信息化进程和信息高速网络化的发展迅猛异常,对地理信息需求也迅速地增长,在解决城市自然资源、人口、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生态环境、灾害预测等重大问题上,迫切需要地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地理信息产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6.
87.
88.
正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重视程度最高,教师如果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对高考原题进行拓展性教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分别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高考试题的拓展性教学予以示例。如例1,我们通过对高考试题的深研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要使学生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有深刻全面地理解,自己得出规律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89.
利用地理国情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对地理国情普查预处理后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根据基本统计结果、基本统计汇总表及统计报告,制作行政区划四至点、高程分级、坡度分级、水域分布、水域统计、铁路与道路、行政村驻地分布图,并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及统计分析成果的应用推广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0.
科学合作是促进知识传播和共享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表明,地理因素是影响科学合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只是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对科学合作强度与地理距离的函数关系进行描述,无法揭示科学合作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内部差异性。因此,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以中国雾霾研究的合作网络为例,通过对文献题录中的位置信息进行解析,将虚拟的科学合作网络映射到地理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地理距离的科学合作网络社区发现方法,挖掘科学合作网络中蕴含的空间聚类特征,从而对科学合作的地域倾向性进行反映。通过比较发现,基于合作频次与地理距离的社区发现算法,能够使社区内部的平均地理距离最小而合作强度最大,既反映了科学合作在地理上的近似性,又体现了科学合作强度特征。该方法能够直观地揭示科学合作中隐含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联系,对其他复杂网络的地理社区划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