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312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Using a 40-yr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set including 134 stations from 1962 to 2001, the large-scal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East China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paper. In the phase space spanned by the first 8 EOFs generated from the 20-day low-pass filtered data, the six rainfall regimes (RRs) are identified by applying a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namely, the northeastern China regime, Yellow River regime, Qinling Mountain-Huaihe River regime, Yangtze River with its south regime, South China regime, and rainless regime. Analyses show that the new RRs exhibit good persistence and evident physical sense, and excellently represent both of countrywide and regional features, which also demonstrate the inhomogeneity of multi-dimensional phase space. Furthermore,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t the new RRs can describe intraseason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rainfall anomalies, which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w RRs and the conventional seasonal mean rainfall patter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distributions of the RRs events, as well as the 40-year panorama of the RRs occurring are also investigated, which further document rationality and objectivity of the RRs with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and are likely to present more helpful information for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previous classical rainfall patterns.  相似文献   
92.
王建华  张宏颖 《世界地质》2007,26(3):287-292
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巴彦温多尔金矿矿石和围岩样品12种元素的组合特征。结果显示,矿石中金与其他11种元素的相关程度很低,而围岩中金与银有较强的相关性。围岩和矿石的元素组合也有明显差别,围岩样品代表控矿构造带的矿化背景,矿石样品代表成矿时的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93.
河南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造成了种类多、危害程度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文章以全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主,兼顾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开采活动,选取崩塌、滑坡、地面沉陷等17个评价因子,利用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省的矿山环境地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区。  相似文献   
94.
在利用多参数进行储层油气预测时,并不是使用的特征越多越好,最佳特征的维数取决于实际问题的预测效果。这里运用聚类分析法优选地震特征参数,将距离较远或相似系数低的特征参数聚为一类,用来对未知样本进行地震储层预测。利用优选后的参数进行神经网络储层油气预测,在实际应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气候突变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数据是时间序列,是一类有序样品.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有序样品谱系聚类算法,先对数据进行平滑拟合,然后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半球的气候资料,证实了1920年为气候突变点.同时也找到了较低的各个层次上的突变点.  相似文献   
96.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为蓝本,选取24个指标构建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根据西部地区各省、市和自治区的公共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运用聚类分析法将西部地区划分为2个经济社会发展类型区和5个亚区,并逐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类型区,提出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7.
针对城市创伤中心空间选址问题,建立包含四大类、八小类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构造出的判断矩阵综合打分,得出各因素的相应权重后运用到深圳市创伤中心空间选址的实例研究上。模型中所涉及的空间数据均基于网络分析,更贴合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深圳市创伤中心的依托医院相对集中这一特殊情况,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区域后再使用层次分析模型选址。优化后的结果将改善深圳市创伤医疗救治资源配置、提高创伤救治效率,为创伤救治机构规划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8.
王旭丹  郑福  刘松  龚晓鹏 《测绘科学》2021,46(10):46-53
针对如何对由信号畸变导致的伪距偏差数据快速准确地进行判断分类这个问题,该文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采用聚类分析中的K-medoids算法展开伪距偏差特性研究,实现信号畸变导致的伪距偏差自动判别.通过对实际观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引入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伪距偏差的自动判别比仅按照接收机厂商、接收机模型划分伪距偏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由信号畸变导致的伪距偏差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数据处理中至关重要,会对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和收敛性能、电离层延迟提取等产生影响.随着卫星导航系统以及GNSS跟踪网的建设与完善,海量的基准站及丰富的接收机类型为GNSS精密处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引入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伪距偏差的自动判别,对于卫星导航精密数据处理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为深入分析西北内陆干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首先,梳理和评述了过去50年西北干旱区水汽输送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接着,利用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近50年的实测降水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挑选更多有代表性的强干、湿日(月)事件,再进行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过去西北干旱区各地的干、湿环流研究共识多,进展快;而水汽输送分析依旧众说纷纭。(2)过去的水汽输送分析联系降水环流不够;针对西北干旱区降水特点不够;还应加进数值模拟等分析手段。(3)在本文诊断分析和先前数值模拟基础上,指出西北内陆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在东南沿海一带,它借助西行台风、西伸了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柴达木低压等多个天气系统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东南风急流、西侧南风低空急流及河西偏东风等三支气流的次第密切配合,首先,水汽被输送到四川盆地;接着,被北输到西北区东部;继而,再被接力西输到河西走廊及南疆盆地东部。谓之"三支气流+两个中转站的三棒接力"式水汽输送模型。它是夏季输向西北内陆旱区的主要水汽输送通道。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卫星导航抗干扰需求,研究了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多波束抗干扰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固定多波束抗干扰方法在波束数目受限时无法兼顾所有导航卫星信号导致接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动态指向多波束抗干扰方法. 建立天线阵列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接收的北斗卫星信号数目多于波束数目时,抗干扰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