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331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6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以大连市中山区2003年、2013年城市三维建筑数据为基础,选取三维景观指标,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来研究城市10年间建筑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 大连市中山区建筑加权平均高度和体积分别增加7.87 m、277.25×104 m3;地块覆盖率减少了16.27%,容积率增加了20.67%,反映出城市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别呈收缩、扩展的态势。② 中山区城市天际线起伏差异明显,东—西方向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南—北方向呈“北部高峰,中部和南部平缓”格局。城市高层建筑主要集中于城市的西北部,且2013年建筑最高点中心裕景比2003年宏进大厦高140 m。③ 建筑覆盖率和容积率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低和极低覆盖率与容积率地块所占比例大,分别增加了8.3%、-4.33%;高和极高覆盖率与容积率地块所占比例少,且集中分布在青泥洼桥和人民路街道。④ 2003年超高层建筑在空间分布上呈“聚集—离散”状态,即在距离660 m尺度范围内呈聚集状态,大于660 m时呈离散分布,其他三种建筑类型在空间上都呈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2013年4种不同类型建筑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聚集程度为:超高层建筑>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872.
本文论述了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粗差定位的原理和方法,并根据模拟数据的试验,同其它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法不仅简单,而且有很强的粗差定位能力,比其它方法有更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73.
874.
可拓聚类预测方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可拓学的物元模型和聚类分析原理,提出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可拓聚类预测方法。本文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的9个影响因子,构建了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理论和可拓集中的关联函数建立预测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结果。并将可拓聚类预测方法用于对云南昭通地区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之中,实例研究表明了可拓聚类预测方法用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有效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5.
张世荣 《云南地质》1999,18(3):367-368
BP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容错性,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已知井的情况下,由已知井出发外推预测储层的含油气性,是其优势项目。聚类分析在没有钻井或者钻井资料较少的工区,用邻区钻井资料 代表性地震道的特征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油气预测在学习阶段的期望输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同时它也是一种模式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876.
通过灰色系统理论与地质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作为样品(或指标)间的相似性统计量,并据此按传统的聚合归类原则来实现样品(或指标)的聚类。  相似文献   
877.
聚类分析的分类稳定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伯济 《现代地质》1994,8(3):342-348
多元统计分析内的系统聚类分析中.样本的分类依赖于参数距离;模糊数学内基于模糊等价矩阵的模糊聚类分析中,样本的分类也随λ阈值的改变而变化。因而分类方案的选择有很大随意性。其他分类方法也是如此。本文就上述两种方法提供一个求分类稳定方案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878.
以国家级高新区上市企业为主体,量化划分知识基础类型并以之反映高新区知识基础属性.建立多元线性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技术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探究高新区知识基础属性的创新效应.结果表明:①对样本企业的聚类分析在传统知识基础类型的基础上识别并定义了新的"效率型"知识基础;②对高新区技术收入的增加,知识基础均衡化...  相似文献   
879.
由于受地质和钻井技术条件所限,在探井时存在井眼垮塌等现象,对测井约束反演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消除各种影响,得到反映地层真实物性的测井曲线,笔者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来重构纵波、密度、横波曲线,该方法突破了常规的岩石物理方法框架,以一种统计学的角度来提高反演的精度。S-W工区的S5井及P工区的P3井运用效果表明,运用该方法重构的曲线制作合成记录取得的效果较好。在P3井中,重构的纵波速度与密度求取的纵波阻抗曲线所获得的合成记录道与原始地震记录道的相关性由非重构的0.59提高到0.84。  相似文献   
880.
利用1960—2005年京津冀地区66个地面气象站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和风寒温度模型,分析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时空特征,计算了京津冀地区春、夏、秋、冬季各站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和冬季风寒温度。通过人体舒适度指数聚类分析得出人体舒适度指数分区,在此基础上探讨各分区具有代表性站点的各级舒适日数比例和冬季人体舒适度的时空特征及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空间分布大致可以分成3种类型,即热舒适平原山地区、冷舒适滨海区和冷不舒适高山区;依据风寒温度,京津冀地区冬季人体舒适度分为冀北、冀南两区,整个地区风寒温度增大趋势显著;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与高程、纬度变化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其空间分型主导因素为高程、纬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