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25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81.
我在教学中,把过击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读为主,读讲结合。通过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82.
地理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认知兴趣的发展,不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正确与否,又关键看教师的教育观念。乐于学习巳不仅是教育的前提,而是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83.
884.
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跨世纪高等工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迎接21世纪对高等教育挑战的高度出发,讨论了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阐述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变志业“对口”为适应“的概念,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85.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霍乱弧菌的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EITor生物型)注入兔肠结扎段中,通过兔肠可以使休眠的霍乱弧菌复苏,恢复成为可培养状态.复苏的霍乱弧菌具有很强的毒力,使兔肠结扎段肿胀、积水、内壁紫红色并出现溃疡。结扎段积液中含有约109cells/ml细菌。  相似文献   
886.
甘氨酸镁对南极冰藻促生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甘氨酸镁对南极冰藻的促生长作用。甘氨酸镁已被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大量用作新型无公害植物促生长剂和丰产剂。用不同浓度的甘氨酸镁 (0 ,2 5× 1 0 - 6,5 0× 1 0 - 6,1 0 0× 1 0 - 6,2 0 0× 1 0 - 6,40 0× 1 0 - 6)对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保存的南极冰藻L 1绿藻 (Pyramimonassp.)和 H1硅藻 (Bacillariophyceae )进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甘氨酸镁对南极冰藻 L1绿藻和 H1硅藻有显著促生长作用 ,而且从 L1绿藻和 H1硅藻的生长曲线可以看出 ,甘氨酸镁浓度越高促生长作用越强 ,这将为海洋微藻的培养提供一种新型的生长促进剂  相似文献   
887.
闽南紫海胆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1999年7月到2000年10月在福建省东山县鲍鱼增殖中心进行的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tpina)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试验。受精卵孵化后经过11d的浮游阶段的培育,移入采苗池,经过80d稚海胆阶段的培育,出苗量1万-1.2万粒/m^3,个体壳径4—16mm,平均壳径7.7mm。  相似文献   
888.
为探究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藻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可培养细菌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培养分离法,在乙酸钠兼养条件下,共分离到8株雨生红球藻藻际细菌,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并在NCBI网站比较序列发现,编号为DBQ、HS、BTH、DBB、XBL、HB、FH、JH的菌株分别与Pseudomonas sp.、Methylobacterium sp.、Chryseobacterium sp.、Bacillus sp.、Paracoccus sp.、Planctopirus hydrillae、Rhodobacter vinaykumarii、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的16S rDNA序列具有最高的相似性。分别将8株细菌与通过抗生素处理获得的纯种雨生红球藻共培养,测定了8株藻际细菌对雨生红球藻细胞密度、藻液pH、叶绿素及虾青素含量的影响。实验发现,HS处理组在绿色阶段培养第9天获得最高细胞密度,为3.65×10~5cells/mL,且显著高于对照组;DBB处理组虽然能够促进藻细胞密度增加,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DBQ处理组藻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第1~7天,藻液叶绿素浓度的变化与藻细胞密度变化趋势有一定相似性,绿色阶段后期,叶绿素浓度呈现下降趋势,也说明藻细胞内部叶绿素向其他色素转变,同时标志着绿色阶段的结束。绿色阶段培养过程中,藻液pH变化幅度较大,由初始值7.0左右上升到9.30左右,但是培养后期处理组与对照组藻液pH并无显著差异。在测定藻液虾青素含量时,仅HS处理组虾青素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并无显著差异;通过计算单个藻细胞虾青素含量发现DBQ处理组单个藻细胞虾青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89.
用塑料袋进行一级藻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90.
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亚芳 《台湾海峡》2001,20(Z1):69-75
本文就枝角类与其它活饵的营养成份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枝角类在海淡水苗种培育和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意义,以及蒙古裸腹溞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