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7篇
  免费   2568篇
  国内免费   3030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107篇
地质学   12328篇
海洋学   1000篇
综合类   656篇
自然地理   379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574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339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4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宁芜拉分盆地的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波 《江苏地质》1990,(4):9-14
本文研究了宁芜拉分盆地内广泛发育的共轭剪节理,对其作了系统的测量,结合其它小型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等进行该盆地构造应力场的恢复工作,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该盆地构造应力场的面貌。  相似文献   
992.
来自加拿大西部盆地的229个点的381个基底样品的放射性生热率值显示出对数频率分布。平均值(A)=2.06(S、D.=1.22)μWm^-3,高于苏必利尔(Superior)(Ca.1.2μWm^-3,Jossop,Lewis,1978)和丘吉尔(Churchill)(Ca.0.7μWm^-3,Drury,1985)省地盾的生热率。如果画出LogA的等值线来显示基底的生热率分布,将见到3个大的生热率相对高值带。一个与皮斯(Peace)河弯的基底构造一致,一个与阿萨巴斯(Athabasca)轴线一致(Darnley,1981)。通过这两个带的古生代构造层的热流没有明显增加的显示。第三个带在萨斯卡彻温(Saskatchwan)西北部,与斯威夫特卡伦特(Swift Current)地区的高热流带一致。艾伯塔(Alberta)地区热注和生热率没有线性关系,可能是由于古生代地层中地下水运动对热流产生了影响,也许也表明了生热的铀、钍、钾同位素仅富集在基底面附近,而并不是富集于整个上地壳。  相似文献   
993.
994.
 侏罗纪时东南亚大陆上形成两个大盆地,西为海相盆地,东为陆相红盆。白垩纪时大盆地闭合或解体。第三纪出现裂谷盆地,其发育受燕山期构造格局控制;拉张应力自南向北变弱,裂谷发育自南向北变晚。第四纪为上叠盆地阶段。滇西与泰国各时期盆地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演化特征,恢复东南亚大陆侏罗纪以来不断碎裂、局部解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995.
吴根耀 《地质科学》1991,(4):359-368
侏罗纪时东南亚大陆上形成两个大盆地,西为海相盆地,东为陆相红盆。白垩纪时大盆地闭合或解体。第三纪出现裂谷盆地,其发育受燕山期构造格局控制;拉张应力自南向北变弱,裂谷发育自南向北变晚。第四纪为上叠盆地阶段。滇西与泰国各时期盆地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演化特征,恢复东南亚大陆侏罗纪以来不断碎裂、局部解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996.
广西晚泥盆世锰矿床类型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李舜贤  陆永潮 《云南地质》1991,10(4):362-384
山寨盆地位于腾冲-梁河锡矿带小龙河含锡岩体的东侧。盆地中充填有第四纪湖相-冲积相厚层沉积,有砂锡聚集,局部富集成矿床。本文论述了该盆地的新构造背景、沉积特征和沉积相、砂锡矿物质成分等。 1.山寨盆地为-断陷盆地,并严格地受到NE和NW向两组断裂的控制,从而使盆地具菱形平面形态,并在盆内发育有NE、NW向展布的新生代地堑和地垒的基本格局。 2.控制山寨盆地发展演化有两个因素:一是第四纪新构造拉张运动和岩浆侵出;二是盆地西侧火山岩源区沉积物的大量供给。 3.盆地的沉积物可分出老湖相和新湖相。沉积相可分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河流相和沼泽相。 4.砂锡矿类型有:残坡积型,洪积型,洪冲积型,河床-河漫滩型,古河道型,湖积型。盆内聚锡的有利部位为:(1)盆缘同沉积断裂带内冲积扇复合体;(2)扇三角洲河口沙坝;(3)活跃湖泊边缘—湖滨带;(4)湖盆内古河道。 5.砂锡矿物组合和锡矿化程度在不同的流域中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和成熟程度,与源区母岩成分及其搬运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 6.不同流域的锡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特征和组合类型有明显的差异,据石英颗粒的表面特征可划分出上、中、下游河床和不同的河流阶地。  相似文献   
1000.
葛道凯  杨起 《沉积学报》1991,9(3):65-73
基底古侵蚀面特征是盆地分析的基本参数之-。本文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内榆林地区煤系基底古侵蚀面的地貌特征、富县组的沉积特征及二者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底古侵蚀面在工作区东部为潜谷,西部呈潜山,其形态控制着区内沉积相间的配置关系和地层厚度的变化;而潜山、潜谷在盆地中的配置关系则决定着潜谷中总的沉积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