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8篇
  免费   1149篇
  国内免费   1205篇
测绘学   1528篇
大气科学   823篇
地球物理   983篇
地质学   4316篇
海洋学   711篇
天文学   203篇
综合类   1214篇
自然地理   133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644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邹平地区是山东省内最主要的铜矿产地和成矿远景区,先后发现了王家庄铜矿和碑楼铜矿,构成了区内典型的次火山岩型矿床系列。该文通过搜集和研究邹平火山岩区以往多年的信息资料,并结合近几年的地质物化探工作及其找矿成果,初步建立了邹平火山岩盆地铜矿的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就下一步该区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2.
在调研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3S技术、ArcGIS软件平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有利于提升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3.
在分析德尔尼矿区试验剖面的基础上,论述了综合物探方法在调查外围隐伏矿体中的应用。激电扫面可快捷有效圈定异常范围,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可快速判定异常体的位置、深度、倾向。多种方法相互佐证,结合地质资料排除干扰,可有效降低多解性,为下一步地质重点工程提供资料依据。实践表明,研究成果与钻孔资料、已知矿体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对德尔尼东、西两区提出了后期工作的重点目标靶区,表明在本区利用这些物探方法来寻找以低阻异常为特征的铜钴矿体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4.
钟清  方慧  刘畅往 《地质通报》2010,29(5):870-879
简要介绍了措勤盆地的重力、磁力和大地电磁异常特征,针对措勤县北巨厚的大地电磁高阻异常,结合地质、重磁异常和岩石物性进行了综合研究与解释,多方法相互佐证与约束,认为地处裂陷或地堑带的高阻异常是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的反映。巨厚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存在,表明措勤盆地具有较好的寻找古生界油气藏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以扬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从土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保护水平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扬州市为研究案例,得出扬州市2000~2008年的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评价分值为52.9,处于生态恢复阶段中的治理小于破坏阶段;自2000~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水平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来递增速度明显加快,到2008年扬州市土地利用与保护综合分值为74.7,处于生态恢复阶段的末期,即将跨入生态保育阶段。最后,根据评价结论,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扬州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王龙  王张华  李翠玉 《海洋学报》2022,44(9):109-123
重建高质量的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可为海岸带人类社会科学预测及应对未来海平面上升风险提供重要的地质历史依据和长时间尺度的数据参考。目前已发表了多条福建海岸带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然而已有曲线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历史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矛盾结果。同时,相对海平面长期变化机制及影响因素也不明确。本研究收集、整理了福建沿海已发表的全新世相对海平面数据,对已有数据的年代、高程、指示意义等属性信息进行重新检查和校正,根据国际方法体系,建立了该区域一个标准化的全新世“相对海平面数据库”,共包括海平面数据183个。在此基础上,采用“变量误差–综合高斯(EIV-IGP)”统计学模型,提出了一条新的福建沿海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并应用“冰川–水均衡调整”(GIA)理论,开展了相对海平面变化GIA模拟。最后,综合相对海平面变化地质记录及GIA模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福建沿海距今11.28~7.08 cal ka,相对海平面由(–23.55±6.94)m快速连续上升至(–1.51±1.80)m;距今7.08~4.08 cal ka,相对海平面由(–1.51±1.80)m缓慢上升至约(1.09±1.38)m;距今3.48 cal ka前后,相对海平面高于现代海平面约(1.35±1.23)m;此后,波动下降并逐渐接近现代位置;(2)“冰川–水均衡调整”作用是福建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的主要长期作用机制;距今11.28~7.00 cal ka,相对海平面变化主要受冰盖融水控制;距今7.00 cal ka以来,“水均衡调整”作用逐渐占据主导;(3)福建沿海中–晚全新世(距今6.75~0.16 cal ka)期间,存在高于现今海面位置的“高海平面”现象;不同于传统构造运动主导观点,研究认为GIA引起的“陆地掀斜”和“海洋虹吸”作用,可能是该区域“高海平面”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4)福建沿海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差异。不同岸段之间的沉积物压实、差异性构造运动和潮差变化等非GIA因素,可能是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赵东油田一期建设的导管架平台在长达20年服役期内,长期承受恶劣的海洋环境载荷,将会产生裂纹和腐蚀等缺陷。此类缺陷的出现必然对平台结构,特别是管节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针对赵东油田ODA老平台典型T型管节点结构,通过建立考虑裂纹和腐蚀损伤的管节点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管节点上出现的腐蚀和裂纹等损伤对其极限...  相似文献   
998.
全域综合整治背景下的宅基地复垦项目审查是保证复垦项目合法性合规性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宅基地复垦项目审查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农村宅基地复垦项目立项真实性审查方法。首先以重庆市农村宅基地复垦项目为例,建立宅基地复垦项目立项真实性审查模型,利用改进的U-Net模型准确提取建筑物,然后与复垦红线叠加实现复垦项目真实性的智能审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审查复垦项目真实性,对优化土地结构、促进土地流转、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全域综合整治背景下宅基地复垦项目真实性审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面向线状地图要素连续尺度变换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DTW算法支持下的连续综合方法。该方法基于尺度融合的思想,将同一地理实体在大小两种比例尺下以不同的几何表达作为输入,首先基于DTW算法建立两种几何表达坐标顶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采用线性内插方法动态派生任意中间尺度上几何数据,从而实现连续地图综合。顶点之间对应关系的正确性,直接决定了线性内插的结果,而同一实体在不同比例尺下的几何表达往往具有不同的坐标点数,顶点之间具有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为寻求最优顶点匹配方案,以顶点距离作为匹配代价,以整体最小距离作为目标函数,采用DTW算法求解最优匹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TW的顶点匹配方法可适应不同的地图综合场景,该方法支持下的地图综合效果可实现连续、光滑的渐变,符合地图表达规则和人类空间认知。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从空间数量、质量和结构3个维度构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方法,以肥东县古城镇范店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平原农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结果表明:(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空间组织重构、要素重组和结构重塑,在空间数量、空间质量和空间结构关系上实现“三生”空间格局优化;(2)“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受生产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影响较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考虑优化生产空间为重点;(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可以实现生产空间低值低效、生活空间无序空废、生态空间无序污损等问题的整体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