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75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2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本刊讯2月27日,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2年及过去5年国土资源工作,研究部署2013年各项任务。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胡五岳主持,赵建才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72.
绥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绥化“异地经济”集聚区的新思路,计划把安达建设成为大庆石化产业错位发展区,全省化工产业合作共建区。安达市国土资源局努力落实安达市委、市政府发展异地经济的战略部署,积极破解保障供地和保护资源的矛盾,不断强化服务职能,创造良好的供地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至目前,我市乡村两级和外市县入驻我市经济区内企业32家,其中已供地28家,面积为92公顷,正在办理用地手续4家,面积为14.5公顷。  相似文献   
73.
文章以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为研究对象,通过用地状态偏离度计算分析六市县主要规划指标偏离总体规划的情况,及时进行纠偏,保证规划实施质量。  相似文献   
74.
过去的一年,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紧紧把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推动当前工作和谋划长远发展两手抓,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全省海洋与渔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预计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8300亿元,比2010年增长16%。  相似文献   
75.
日照国际海洋城,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指示、立足于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提出的战略构想,作为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中外合作项目,是山东省重点建没的海洋特色园区。  相似文献   
76.
基于可达性与数据场的长三角经济区空间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场能是区域发展"龙头"借助区域联系通道带动外围地区发展的抽象表达,可有效刻画区域发展格局与空间差异。借助ArcGIS软件平台,采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k阶数据场等模型,综合测度了长三角经济区区域可达性与空间场能,并揭示了该区域空间场能的空间格局与演变特征。研究表明:①2000年以来,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城市取得了长足发展,且总体倾于均衡发展;②区域可达性条件不断改善,3 h时间圈的平均通达距离由2000年的81km提高到2008年的122 km;③区域空间场能显著增长且空间分异性显著,分布结构由单核“Z”字型向“多极”网络状形态转变;④长三角经济区空间场能分布格局可适度划分为高场能区、较高场能区、一般场能区、较低场能区、低场能区等5大类型,并呈现出圈层状特征与"两极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77.
21世纪前半叶,各种空间尺度的城市群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省域城市群必然成为省(区)发展战略的主要牵引板块。一方面,省域城市群的深度整合迫切需要城市群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与支撑;另一方面,城市群整合理论需要通过城市群建设实践进行提炼与升华,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通过中原城市群初步整合,以及内聚和外联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实践,探索了省域城市群整合理论的深化及其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具体来说,内聚以营造现代都市区,构建能够带动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外联以营造省域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能够承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区域支撑体系"。对中原城市群深度整合的研究,可为其他省域城市群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78.
建立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场规模的扩大,客货运量的大幅增加,航线网络在全球的扩展,机场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引起机场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随之改变,最终逐渐形成一个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临空经济区域。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是全国第5大门户机场,但长期以来仅作为航空运输的节点,功能单一,机场周边地区的经济并未得到长足的发展。首先介绍了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和发展背景,总结分析国内外大机场周边发展临空经济的经验,然后结合乌鲁木齐机场和腹地经济的现实情况,提出建立乌鲁木齐机场临空经济区的构想,并就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判定标准,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线性加权模型和离差系数法分别计算出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和淮海经济区、苏北鲁南豫东皖北四大板块和20个市的协调度,通过对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淮海经济区处于低经济发展阶段的高协调度阶段;(2)市域协调度多处于中级基本协调阶段;(3)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0.
基于"短板效应"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5—2014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并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9个行政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空间差异分析。研究表明:(1)以广东省为参照区,在研究时段内,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承载状态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且随着时间超载程度愈发严重。(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9个行政区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