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6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利用韩城1970—2019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对韩城初、终霜日及无霜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韩城近50 a平均初霜日为10月29日,呈推迟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6 d/10 a;平均终霜日为3月28日,呈提前趋势,线性倾向率为-57 d/10 a;无霜期为2135 d,呈增长趋势,线性倾向率为67 d/10 a,其变化促使热量资源稳定上升,将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助于提高花椒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韩城初霜日推迟不明显,2018年发生突变;终霜日提前趋势十分显著,2010年发生突变,无霜期增长趋势十分显著,并在2013年发生突变。韩城初霜日存在2 a和5 a左右的振荡周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表现为明显的2 a振荡周期;终霜日存在2~4 a和6 a左右振荡周期,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表现为明显的3 a振荡周期;无霜期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期、2007—2014年表现为明显的2~4 a振荡周期。韩城初霜日和无霜期年际变化基本一致,终霜日呈相反趋势。对韩城初(终)霜日早晚、无霜期长短年份进行划分,终霜日提前或推迟对无霜期的增长或缩短起主要作用,初霜日推迟或提前对无霜期的增长或缩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3.
104.
《山西地质》2014,(4):6-6
近日,由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力学所承担的“中国重点海域地应力观测及综合研究”海洋地质调查项目,圆满完成了三沙石岛两科1A井深孔地应力现场测量。西科1A井位于西沙宣德群岛永兴岛东北部的石岛东南侧,钻孔终孔深度1268.07米,其中套管安装深度1008.48米。针对复杂恶劣的钻孔地质条件,项目组制订了周密的实验方案,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全部测量环节,并取得了可靠的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5.
The temperate monsoon area of China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region but late spring frosts have frequently caused significant damage to plants there. Based on phenological data derived from the Chinese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CPON), corresponding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2 study sites and phenological modeling, changes in flowering times of multiple woody plants and the frequency of frost occurrence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se analyses, frost risk during the flowering period at each site was estimated. Results of these estimates suggested that first flowering dates (FFD) in the study area advanced significantly from 1963 to 2009 at an average rate of -1.52 days/decade in North-east China (P〈0.01) and -2.22 days/decade (P〈0.01) in North China. Over the same period, the number of frost days in spring decreased and the last frost days advanced across the study area. Considering both flowering phenology and occurrence of frost, the frost risk index, which measures the percentage of species exposed to frost during the flowering period in spring, exhibited a decreasing trend of -0.37% per decade (insignificant) in Northeast China and -1.80% per decade (P〈0.01) in North China, implying that frost risk has reduced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These conclusion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agriculture and forest managers in devising frost protection scheme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06.
北京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祚芳 《地理科学》2011,31(4):459-463
应用1960~2009年逐日气象记录,在对观测资料进行均一化处理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地区极端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过去50 a北京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以0.23℃/10 a以及1.02℃/10 a的线性倾向率显著增加,在1988年前后存在明显的增暖性突变。1997~2009年间北京高温日数最多,霜冻日数最少。1980年起,北京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及其增温率明显高于近郊和远郊,高温日数维持市区多于近郊,近郊多于远郊的格局。近、远郊极端最低气温温差高于城、近郊温差。  相似文献   
107.
2004年入冬后清远市首次低温霜冻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2004年12月5~14日清远市北部地区出现的大面积连续低温霜冻天气,发现低温的出现与850hPa的负变高和露点温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霜冻出现和结束与环流形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1981-2010年西藏霜冻日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西藏38 个气象站点1981-2010 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和R/S 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霜冻日数的年际、年代际、异常、突变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藏霜冻日数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减幅为3.3~14.6 d/10a(37个站P < 0.0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霜冻日数减幅在增大。在10a 年际变化尺度上,大部分站点霜冻日数20 世纪80 年代为正距平、21 世纪初为负距平;90 年代霜冻日数以正距平居多。有8 个站点霜冻日数存在突变点,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以1997 年居多。特多霜冻日数发生频数为0~3 次,多发生在20 世纪80 年代;特少霜冻日数频数介于0~4 次,以21 世纪初居多。特多霜冻日数发生频次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不密切,而特少霜冻日数发生频次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9.
利用河源市观象台1953~2010年最低气温≤5℃的低温日数和霜冻日数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河源市近58年来低温和霜冻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来河源低温日数和霜冻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12月和1月是低温和霜冻天气出现最多的2个月份;初低温日和初霜冻日存在较明显退后趋势,终霜冻日存在明显提前趋势,但终低温日的提前趋势不明显;低温日数和霜冻日数分别在1976年和1994年发生突变;低温日数存在2~4年、8年左右和准14年的周期变化;霜冻日数存在2~3年、5~7年和准13年左右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10.
2010年河南省晚霜冻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4月13-15日豫西、豫北一带冬麦区出现的晚霜冻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霜冻由来自超极地路径的冷空气经寒潮关键区后入侵河南,与后期补充南下冷空气的共同作用形成,高空500hPa主要影响系统为旋转南下的横槽。这种类型的冷空气活动在春季更易给豫西北、豫西带来强降温、霜冻害天气。而前期气候干旱导致土壤失墒,易发生霜冻害;当时小麦正处于拔节一抽穗的低温敏感期,抗寒能力较弱,加重了霜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