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综合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在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因此,有必要从系统运行中提取具有标识性意义的定量化信息,来监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能力。文章依据一定的原则,选取了4大类28个指标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综合测度,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组合类型,并对其发展状态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2.
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地理环境演化既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形成演化的特点,还以纵向岭谷地貌、水系形成演化等影响本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三江并流区经历了古新世中新世地表夷平准平原阶段,中新世末第四纪初的岭盆谷形成发展阶段(高原发育期),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现代水系峡谷、纵向岭谷和垂向气候形成等几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现今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通道阻隔效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区域.  相似文献   
83.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特征的对尺度变化和旋转变化不敏感的遥感影像和GIS数据自动整体配准方法.该方法利用在变换模型转换后GIS数据中参考线段上的端点和影像上对应特征线段的距离为零建立相似性测度,以共线条件方程作为变换模型,通过改进的霍夫变换进行优化求解,同时得到变换模型参数即外方位元素和匹配结果,实现了遥感影像和GIS数据...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生态足迹模型被众多研究者和一些国际机构作为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但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时,测度结果有时是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悖的。因此,学术界对该方法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的一些研究认为:生态足迹模型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区域生态赤字也不能指示区域生态超载,但全球生态赤字可以指示全球生态超载;这是由于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生态偏向性和否认贸易合理性造成的。本文将生态足迹模型具有的测度功能分别与测度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性应具备的功能进行比较,得出: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区域尺度上,生态足迹模型不仅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也不能作为生态可持续性的测度方法,当然,生态赤字也不能指示生态超载;这是由于生态足迹模型不仅存在生态偏向性和否认贸易合理性的缺陷,同时还存在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这个结论进一步推进了当前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85.
宋晓东 《地理教学》2020,(6):F0002-F0002,F0003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城区东北20千米处,同时也是世界规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桥群。天龙桥为天坑一桥,青龙桥为天坑二桥,黑龙桥为天坑三桥。这三座平均高度300米以上的天然石拱桥呈纵向排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之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三座天然石拱桥之间有青龙天坑、神鹰天坑两个天坑,形成了"三桥夹两坑"的世界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86.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纵向沙垄广泛发育,但沉积物粒度特征鲜有报道。基于筛析法测定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一条上覆次级沙丘的纵向沙垄断面沉积物粒度特征。结果显示:(1)沙垄沉积物颗粒自垄顶向两侧坡底逐渐变细,分选变差;沙垄上覆次级沙丘亦同。(2)沙垄沙的频率分布曲线以双峰为主。(3)沙垄迎风坡中部沉积物平均粒径细于中下部;上覆次级沙丘迎风坡底部沉积物颗粒粗于迎风坡中部。该区域纵向沙垄粒度分布特征与前人提出的“脊部较粗型”一致。沉积物样品所表现的双峰分布特征受物源、风选影响显著。上覆沙丘断面上迎风坡底部粗化,可能是粗颗粒无法被带走而发生富集的缘故。沙垄上覆次级沙丘局部形态的变化影响了风沙流,从而导致了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局部上的变化。在沙垄迎风坡一侧存在风沙流的二次输移过程。  相似文献   
87.
土地利用生态位理论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生态位理论在土地利用方面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土地利用生态位的概念与内涵,系统构建了土地利用生态位的态势理论、扩充与压缩理论、适宜度理论和构建理论,并建立了相关测度模型。以兰州市为例,分析了兰州市土地利用数量生态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06年期间,兰州市土地利用数量生态位的"势"与"态"变化差异较大,说明兰州市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的同时,生态建设与环境破坏并存。同时,在1997-2006年兰州市耕地、牧草地数量生态位内总体上处于压缩状态,而林地、建设用地数量生态位总体上处于扩充状态;兰州市各县区土地利用生态元生态位扩充压缩度差异较大,反映土地利用生态位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8.
俞立平 《地理科学》2020,40(10):1610-1617
构建区域创新政策评价的理论框架,在宏观知识生产函数中引入信息化作为创新技术进步的替代变量,基于DEA与Malmquist指数,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存量来衡量区域创新政策。并以省际高技术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政策的特征和评价维度决定评价的多样性,基于政策效果与政策交互作用的区域创新政策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创新政策总体上处于稳步提高阶段,较低地区以西部中部地区为主;区域创新政策测度模型系统性较好,其检验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化;采用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作为区域创新政策的替代变量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9.
90.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以其快速、无损和高分辨率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地下病害体的排查应用.针对传统时域单主频天线GPR在勘探深度和分辨率上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主频高动态GPR检测系统的道路地下病害检测方法,通过二维正演,模拟道路地下典型病害体的电磁响应,获得病害体的典型GPR特征图谱,为实际病害的客观判读和科学解译提供理论依据.并以某区道路地下病害的实测GPR数据为例,给出了双主频高动态GPR采集的参数设置及数据分析流程.钻探验证结果表明,高频回波信号对浅部薄层具有较高分辨率,能较清晰地识别3 m以上浅部病害体,低频回波信号具有较高信噪比,能有效识别3 m以下深部病害体,兼顾了探测深度和纵向分辨率的双主频GPR检测系统,能较好地识别地下病害类型、位置、埋深及影响范围,可为城市道路病害排查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