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地下水数值模拟需要大量的监测数据作为支撑,数据的录入耗时耗力,存在出错的可能,且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实时快速预报。采用VB语言编程技术,以识别和验证后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为基础,重新编译后的MF2K和MT3DMS为内核计算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开发了模型与地下水实时监测系统的接口,集成建立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水质实时预报模型,并开发了操作界面下的操作系统,实现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水质的实时预报功能。该系统将地下水实时监控技术与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操作简便、时效性强、出错概率小,能够实时获取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对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溶质浓度场的演化进行快速预报。同时,本系统预留了更新接口,可根据逐步积累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和系统计算数据进行进一步验证,不断提高系统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42.
高原山地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与雷达资料障碍问题,利用SWAN系统的本地化建立强对流天气的短临预报系统非常困难。本项研究以西藏高原地区为例,基于MICAPS和SWAN系统平台的特征,考虑目前气象台站预报员对计算机分析预报系统的使用习惯,利用现有卫星遥感资料、自动站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等观测资料,以及已研制的有关西藏地区天气学模型、动力统计诊断指标和经验预报模型等,设计构建了西藏地区短临天气预警预报系统,通过VB语言环境实现了能集成MICAPS和SWAN系统的信息分析功能、适合西藏地区短临天气预警预报的实用系统。本项研究的系统集成思路将为不同区域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的本地化和区域化提供有益的探索思路和实现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福建省地震局现场应急通信现状,介绍了将箱体式应急通信系统改装成车载应急通信系统的概况,分析了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各主要子系统,最后总结了车载应急通信系统在地震救援现场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4):F0002-F0002
实验室简介南京师范大学虛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支撑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理信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扎根地理学、服务地理学、发展地理学”为显著特色,围绕“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共享服务”、“地理知识发现与规律挖掘”、“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及“地理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四个方向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形成了以“长江学者”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滨海旅游和航运交通安全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根据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应急指挥需求,开发了基于WebGIS的海洋观测预报集成服务系统,包含日常海洋预报发布、海洋灾害发布、实时数据显示及海洋功能区视频监视共享平台等功能区块,为海洋渔业部门的应急指挥工作提供了有力、有序、有效的技术支持。描述了海洋观测预报集成服务系统的建设及其应用,为海洋渔业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6.
应用环境监控系统集成管理区域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环境管理的前提在于获取管理所需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如何运用于环境管理。从而达到对区域环境量化的可控.本论文提出并以研究实例来说明如何通过环境监控系统的集成来形成对环境因子复杂变量快速量化反应和综合分析判断.协调诸管理手段达到快速可控管理的机制。从而使区域环境实现质到量的管理飞跃,实现环境质量的可控。  相似文献   
47.
史勇军  陈述新 《内陆地震》2009,23(2):263-274
结合新疆防震减灾中心的实际,论述了系统集成项目的建设概况、集成设计与实施内容,以及集成实施后集成成果和其发挥的效益.系统集成建设满足了各台网部的工程设计要求,同时达到了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化,大大提高了整个防震减灾中心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的设计思路、布设原则、性能要求及系统组成部分,阐述了基准站基础设施施工、通信网络接入及防雷接地系统等施工建设的技术设计和建设要求,并对基准站设备安装、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等系统集成内容进行了描述,最后对系统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李宏伟  蓝士斌  赵姗  李松  吴冠男 《测绘科学》2006,31(1):109-110,114
介绍ERP系统的基本知识、体系结构及功能模块,分析了ERP系统中集成GIS模块的需求,并讨论系统集成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为GIS参与并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寻求切入点,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开发实例。  相似文献   
50.
多系统集成的全球地球观测系统与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集成的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O S)是一个新概念,它从更高层次上规划全球的地球观测,国际社会十分重视这一系统的建设,其关键是综合、协调、持续的地球观测系统。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 S)是GEO S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一个子系统。文中阐述了GEO SS的基本概念及与GOO S的关系,综述了海洋环境基本要素观测技术特别是遥感观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它也是GEOO S的基本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