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声音     
"18亿亩耕地红线万万动不得。" ——日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到粮食安全问题,他直言"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相似文献   
102.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顺应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实现与现代农业对接,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从土地上解放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防止土地撂荒、促进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作为肩负土地资源管理职责的国土部门,应结合国土资源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3.
21世纪初中国粮食短缺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利用2000~2003年县级统计数据,揭示了2000年以来中国缺粮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考虑气候波动和自然灾害影响,将缺粮区区分为常年缺粮区和潜在缺粮区,同时运用聚类方法,分别将两种缺粮区划分为不同区域类型,重点分析了缺粮的原因以及影响粮食供需平衡的主要因素。表明:中国的常年缺粮区主要分布集中在胡焕庸线以西地区,潜在缺粮区主要分布在此线以东地区。长江以南地区的常年缺粮总量最多;半湿润、半干旱地带上的常年缺粮区,总数最多、分布广,缺粮总量列第二位,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特点的潜在缺粮区,这里,粮食安全受环境变化影响大,粮食、耕地、经济、环境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104.
七月份,有两件和我们工作密切相关的事,应该予以充分关注。 一是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确保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万亿斤以上。无疑,这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05.
构建粮食安全与种业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2001—2020年面板数据测算粮食安全发展指数,基于区域视角和省域视角检验种业创新对粮食安全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2001—2020年粮食安全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指数最高,而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指数较低;(2)粮食安全发展水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空间上呈现从沿海到内陆递减的趋势,地区集聚效应明显;(3)种业创新环境和种业创新产出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三大功能区域的粮食安全均具有显著影响,种业创新投入的间接效应不同,市场化程度对粮食主销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较多依赖于农业技术条件和农业人力资本等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106.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特别是对于土地这样的宝贵资源来说,节约集约利用的意义尤为重大,更要倍加珍惜,决不能以大量牺牲土地资源、影响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和繁荣。因此,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懂得节约资源就是节约生产力要素,就是为潜在的生产力发展积攒后劲,而且要在实践上真正树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理念,顾大局、识整体,干当前、想长远,把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国土资源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逐步使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7.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载体,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因素,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政治、经济稳定。在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耕地面积、质量、用途、投入、产出进行同步控制,努力提高现有耕地有效利用水平,是现阶段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仅作粗浅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新形势下耕地保护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耕地要把握形势的新变化,适应时代的新要求 1.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要求耕 地保护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经济规律 对政府和人们的行为约束力将日益加 强。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更加自觉地服 从客观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经济规则、 惯例的要求。一些违背客观规律的事,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尚可勉强去做 的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完全行不 通。如果种粮效益比较低,那么农民就 要调整生产结构;如果务农不如打工,  相似文献   
109.
110.
认清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分析其出现与社会发展不和谐“音符”的原因,笔者认为:我国现有9亿农民,只有粮食安全,农民才能定心,社会才能和谐。同时也是保证被征地农民不因失地而失业,是稳定“三农”和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