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通过对巴基斯坦Naltar水电站坝基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案,达到了坝基稳定和防渗的目的。工程经验对我国西部山区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2.
安徽省沿江汛期地质灾害危害重、影响大,已引起了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3.
高压摆喷注浆在长沙市堤防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友清  熊伟光 《湖南地质》2001,20(2):126-130
为防止长沙市21.8km重点堤防的管涌、涌漏等隐患,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采用高压摆喷浆施工对其进行了整修、加固。较详细地介绍了设备的选择、孔间距及工艺参数的调整、工序安排和工程质量及检测方法。堤防中摆喷连结心墙的围井检测表明,高喷注浆是处理长沙市防洪堤防第四系松散地基的一项设备简便、噪音小、施工快、成本低、防渗效果好的工艺。  相似文献   
54.
在基坑围护的局部地区,由于入土深度不够容易引起地下墙的位移与管涌现象,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除对局部地下墙的配筋加强外,还采用了地基加固方法.在被动区域及基坑外侧进行压力注浆.  相似文献   
55.
格拉沟位于青海省内陆滩地,其形成演化反映了西北地区典型的水土流失过程。文章在收集大量野外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格拉沟的形成演化机制,并对该沟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格拉沟形成演化是该地区特殊的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此对其发育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与预测。该沟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边坡稳定性、渗透稳定性、河流侵蚀等。其中边坡稳定性主要包括天然岸坡整体稳定性及崩塌、坠溜、滑塌等;渗透稳定性主要包括潜蚀与管涌;河流下切与溯源侵蚀则成为岸坡失稳破坏的重要诱发因素。探讨格拉沟形成演化机制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于研究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机理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6.
曾纪文 《探矿工程》2004,31(11):32-33
在某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由于采用粉喷桩施工,止水帷幕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基坑开挖后,导致基坑侧壁漏水、基坑底部发生管涌等事故,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处理方案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7.
《岩土力学》2017,(9):2465-2472
在堤基管涌发展机制的研究中,需考虑管涌通道四周破坏扰动松散层的影响。目前针对松散层渗透特性变化的定量试验数据较少。基于此,通过一维垂直向上渗流作用下均匀砂的渗透试验来研究临空面表层土体的松散过程和渗透特性变化情况。砂样垂向渗透变形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临空面表层土体松散破坏和松散层逐渐向深部扩展的过程。通过分析砂样沿程水头分布的调整变化情况得知,松散表层土体的渗透系数分布呈突变形式,即临空面松散薄层的渗透系数远大于其下松散砂层的渗透系数。由此类推,管涌通道边壁四周松散薄层的渗透系数远大于砂样整体渗透系数,松散层的存在使得管涌通道尖端坡降并不会达到很大值。这一点认识对管涌发展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8.
刘长明  罗伟奇 《湖南地质》2000,19(4):259-262
本文在深入分析沅水入湖三角洲防洪大堤堤身土体及基础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防洪大堤堤身渗漏及基础管涌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防治渗漏与管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9.
管涌与滤层的研究:管涌部分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毛昶熙 《岩土力学》2005,26(2):209-215
管涌和滤层两个相关联问题的研究发展过程进行了综述和评论,并将过去的研究成果与之比较。管涌问题是土体渗透变形的一个重要现象,关系到地基的渗流破坏。首先探讨了管涌的内在涵义,评述了当今管涌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然后介绍了一些过去的试验资料、研究成果和计算公式,包括管涌土与非管涌土的判别方法,垂直向上渗流和水平渗流时的管涌临界坡降,并引用目前文献中的试验资料验证其公式是可靠的,最后说明了建立在土颗粒级配曲线上的管涌研究方法是当前的研究趋势,因而对这些过去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讨论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