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410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0篇
自然地理   40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厦门海域游泳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08年间在厦门海域开展的游泳生物周年季节调查数据,分析了厦门海域游泳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游泳生物种类236种,其中鱼类153种(软骨鱼类11种,硬骨鱼类142种),隶属于16目61科108属;甲壳类71种,隶属于3目21科35属;头足类12种,隶属于3目4科5属12种.游泳生物平均密度指数为1 337ind/(网.h),平均生物量指数为19.560 kg/(网.h).生物量优势种为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密度优势种为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游泳生物生物量指数的季节变化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密度指数的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同时对厦门海域游泳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表明,不同海域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数(H')由东向西逐步递减,即大嶝海域〉东部海域〉九龙江口及厦门港海域〉同安海域〉厦门西港海域.并讨论了多样性特征和主要优势种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河口区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该海域游泳生物季节群聚优势种较为明显.游泳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变化是由于各季节主要种类的优势度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82.
胶州湾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04年1—12月用浅水Ⅰ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进行的每月一次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调查结果表明,在胶州湾出现的浮游动物共81个种,春、夏季的种类数多于秋、冬季,湾北部的种类数少且年内波动大,湾南部、湾口和湾外种类数多且年内波动小。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brevicorni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八斑芮氏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和小介穗水母(Podocoryne minima)等。从个体大小上来看,体长<1mm的浮游动物丰度最大。与历史资料的比较显示,2004年胶州湾水母类比90年代同期增加15种,八斑芮氏水母成为冬季优势种。海区比较显示,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渤海相似,与黄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83.
广西涠洲岛海域浮游植物和赤潮生物种类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年3-11月期间对涠洲岛海域进行赤潮监控监测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调查期间的浮游植物组成和各月的优势种变化作了分析.结果显示:涠洲岛水域浮游植物有5属103种,其中蓝藻1属2种,硅藻34属83种,甲藻8属16种,着色鞭毛藻门1属1种,绿藻门1属1种;赤潮生物有29属60种,其中蓝藻1属2种,硅藻18属40种,甲藻8属16种,着色鞭毛藻1属1种,原生动物1属1种;浮游植物优势种有球形棕囊藻、红海束毛藻、菱形海线藻、旋链角毛藻、洛氏角毛藻等,均属赤潮物种.调查期间涠洲岛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更替现象明显,与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变动有关.  相似文献   
984.
怀化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的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间,国土面积2.76万平方公里,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或初步探明的矿产地415处,已开发利用的有金、煤、铜、铅锌、重晶石、耐火粘土等22种矿产,优势矿种10余种,其中拥有中国最大的重晶石矿床和湖南省最大的金(锑钨)矿山,这些资源为怀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开发规模小、资源浪费多、环境破坏大等问题制约了怀化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阻碍了怀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85.
深入研究高铁对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对挖掘高铁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2010、2014、2018年珠三角地区城市面板数据,从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优势潜力及区域经济空间平稳性3个维度,运用引力模型、区位优势潜力模型、Theil系数等技术模型和方法,综合测度高铁对珠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 珠三角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随年份的递增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南北向联系强于东西向联系,并逐渐出现1个经济联系核心区、3个经济联系副关联区和1个经济增长辐射区;② 珠三角市际间区位优势潜力差距逐渐拉大,其中东莞、中山等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地域规模、人口规模较小且地理位置优越的二三线城市在高铁运营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③ 从珠三角区域经济整体差异性来看,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异质性呈先扩大后缩小趋势;从区内群体差异性来看,一二线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先大幅上升后小幅下降趋势;二三线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下降趋势。该研究将对未来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打造中国中部沿海最具活力的渔港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港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射阳县黄沙港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中心渔港,黄沙港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抢抓新一轮发展契机,倾力打造黄沙港渔港经济区,让黄沙港真正变成"黄金海岸",既有着雄厚的现实基础、资源潜力、政策优势和发展要求,又与沿海开发的大背景切脉合拍。加快黄沙港的重构与振兴,培植渔港经济区这一全新增长极,可以说,强驽弓已满,箭发正当时。  相似文献   
987.
东海区经济乌贼类资源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海区2000年和2001年底拖网调查所获取的乌贼渔获物组成、各种类出现频率、分布站点和质量资料,分析了东海区经济乌贼类资源结构和优势种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东海区经济乌贼类优势种较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神户乌贼(Sepia kobiensis)已替代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成为资源最丰富的种类,为东海区重要的捕捞对象,目前乌贼渔获组成结构相对稳定;经济乌贼类集群已由春季变为秋冬季,密集分布区由近海浅水区变为外海深水区,但金乌贼和神户乌贼的地理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88.
厦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两个优势种的发现及其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年在厦门海域22个取样站获得的4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以及历史资料,发现软体动物双壳纲的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是厦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局部、季节性优势种;环节动物多毛纲的昆士兰稚齿虫(Prionospio queenslandica)是局部优势、周年常见种。春季和夏季,光滑河蓝蛤在鼓浪屿附近海域的密度分别为1098.8个/m2和1720.0个/m2,夏季,在曾厝安附近海域的密度为3773.3个/m2,均占所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50%以上,而冬季和秋季,很少采集到光滑河蓝蛤。夏季和秋季,昆士兰稚齿虫在鼓浪屿附近海域的密度分别为871.3个/m2和232.5个/m2;从季度平均值看,昆士兰稚齿虫密度和生物量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冬季最低;昆士兰稚齿虫的优势度没有光滑河蓝蛤高,但在整个厦门海域均有一定的密度和生物量。本研究分析了光滑河蓝蛤、昆士兰稚齿虫数量与有机质、硫化物含量、水动力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9.
近年来,由漂浮型铜藻(Sargassum horneri)频繁引发的金潮对东海、黄海沿岸的经济海藻养殖造成了巨大威胁。本研究针对3个生长阶段的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和同期出现的铜藻,测定二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本研究设计了温度、光照和培养模式这3个因素:温度1月为5℃,4月为10℃,10月为15和20℃;光照为30、90和180μmol·m~(-2)·s~(-1);培养模式为单养和混养;研究这些因素对藻体的特定生长率(SGR)、碳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裙带菜的光合速率在10月高于铜藻,在1月与铜藻持平,在4月低于铜藻。经过12 d的培养,1月裙带菜的SGR略低于铜藻,在低光和高光处理组中,裙带菜单养优于混养;4月裙带菜的SGR均低于铜藻,且铜藻单养的SGR均优于混养;10月裙带菜的SGR均高于铜藻,且在部分处理组中,混养的SGR优于单养。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环境条件下,裙带菜在幼苗期(10月)比铜藻更具生长优势,在快速生长期(1月)二者相差不大,在成熟期(4月)生长劣于铜藻。大部分条件下铜藻体内的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裙带菜。在实验过程中铜藻比裙带菜更具生长优势,且在自然条件下裙带菜的生长环境劣于漂浮型铜藻,因此本研究判断漂浮型铜藻对裙带菜养殖会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0.
于2019-2021年对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态位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海拔多沙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由水生昆虫组成,水生昆虫中双翅目物种占比较高。钩虾、扁蜉、襟襀、四节蜉和纹石蛾为常见种。丰水期(夏秋季)钩虾丰度占比远高于枯水期(冬春季)。研究区域基于现场观测和统计推断的物种数枯水期远高于丰水期,单站物种数以及α多样性均是干流远低于支流。4个季度总体β多样性基于物种空间周转组分的贡献率远高于物种嵌套组分的贡献率,表明在底栖动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上,所有河段均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常见种的生态位宽度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常见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低,表明在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种间竞争强度较低。各站位物种的出现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随机漂流成为群落构建的主要机制。从金沙江上段梯级水库形成后的水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建议加大支流的水生态保护力度,减少宽谷河段人口集聚区村落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点源污染负荷,提升支流钩虾和EPT分类单元的种群规模,为珍稀冷水性鱼类提供饵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