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6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均 《测绘学报》1998,27(1):92-92
近现代北京城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URBANINTERNALSTRUCTUREOFMODERNPEKING王均(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近现代时期的北京城经历着从封建帝都向现代都市的历史性变革,是城市地理学及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典型案例。认识...  相似文献   
3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过程和动力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直受到各方面学者的关注。通过着重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空间过程:空间竞争、空间演替、空间扩散、空间均衡等,并对这些空间经济过程做出横向分析,讨论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因子:包括完善的服务和基础设施、土地集约利用、城市产业的人口需求等集聚因子和环境承载力、级差地租、现代技术的发展等离散因子,从而论证集聚力和离心力的交互作用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3.
低涡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下的暴雨落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兴池  郭俊建  王业宏  侯淑梅 《气象》2015,41(4):401-408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低涡和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下的暴雨过程,发现暴雨落区并不与低涡位置及路径一致,因而不能简单的按其位置和路径预报暴雨落区,应着眼于暴雨发生的物理机理,注意分析影响系统的空间结构、发展阶段和地面形势的演变特征。在有锋面系统影响时,初始对流往往由锋面触发,因此,暴雨的第一落区在锋面附近。冷锋触发的暖区暴雨随后出现,不需强的动力辐合条件,可能远离低涡中心,而是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高温湿舌内。另外,应密切关注周边初生的对流云团及其移入时造成的暴雨。  相似文献   
34.
在城市群越来越演化为多尺度、多区域复杂系统背景下,有必要引入多分形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空间结构。本文基于2018年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计算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及其局部的多分维谱,根据谱线分析不同尺度下长江中游城市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结果显示:① 长江中游城市群夜间灯光容量维在整体和局部都出现双标度现象。② q < -5.5时,整体广义关联维谱线突破理论上限2,在q > 0时,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分维显著较高。③ 整体的局部分维谱和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局部分维谱表现为单峰偏右。根据上述结果,得到和验证了以下结论:①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② 长江中游城市群不同层级和区域的空间结构差异显著,呈现出多尺度复杂特征。③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不同尺度中均倾向于中心集聚式发展。研究揭示多分形模型能够从尺度依赖视角有效揭示巨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及其背后的问题,具有很好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前景。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空间数量、质量和结构3个维度构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方法,以肥东县古城镇范店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平原农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结果表明:(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空间组织重构、要素重组和结构重塑,在空间数量、空间质量和空间结构关系上实现“三生”空间格局优化;(2)“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受生产空间格局优化效果影响较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考虑优化生产空间为重点;(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可以实现生产空间低值低效、生活空间无序空废、生态空间无序污损等问题的整体解决。  相似文献   
36.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使用格网法、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将POI大数据与交通路网数据相结合,基于格网尺度对可达性与POI密度进行交叉对比分析,进而得到双重约束下的武汉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类型与空间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武汉市中心城区POI密度呈“一心独大”的非均衡式分布,可达性则呈现“一核两翼”的空间结构;2)在双重约束下武汉市中心城区可划分为三类空间,总体呈“两带多区”的空间结构形态。该研究基于网格尺度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新思路,可为城市规划布局及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7.
在中国城市空间格局持续变迁以及传统出口优势逐渐式微的情况下,如何依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培育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新动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利用全球夜间灯光数据识别城市中心,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地区位和容积率信息测算城市空间结构指标,进而识别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符合内部区位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可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企业平均成本、使用的中间品种类与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起着明显的中间机制作用。在利用地震信息构造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分析以及考虑极端值、指标测度、企业区位变动问题后,该结论依然较为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与公共用地出让过程中在距离城市中心更近的地区设定更高的容积率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助于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工矿用地出让过程中需要适当提升外围地区容积率才能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符合内部区位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更有助于提升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本文结论有助于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稳步推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8.
王钊  李涛  黄文杰 《地理科学》2023,43(1):82-91
地理学视角的物流网络研究已成为物流科学领域的热点方向。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出发,在明确城乡物流网络理论来源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城乡物流网络的内涵、构成及研究框架进行梳理。基于研究,首先给出了城乡物流网络的定义,认为城乡物流网络的本质是旧的城市物流网络和乡村物流网络在空间上的延伸、衔接和提效。其次,从空间视角将城乡物流网络分解为节点、连线和域面3要素,指出网络各要素均出现了功能强化和更新,如节点的管理、衔接和经济社会功能强化;连线的联结功能和平衡功能出现,域面的协同组织、动态调整功能突出。最后,遵循地理学“格局-过程-机理-决策”的科学逻辑,提出“数据采集与融合、要素映射与解析、时空比较与分析、机理探究与优化”4个模块的城乡物流网络分析框架,为深刻揭示城乡物流网络结构及其演化机理提供基础。进一步指出未来应探讨城乡物流节点、连线、域面及网络的地区类型、区域适宜性及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提炼适应不同区域、能有效提升要素流通效应的多尺度空间组织模式,加强对城乡要素流通系统的科学认知,科学支撑城乡地域融合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39.
基于长三角数字经济企业股权关联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数字经济网络的演化特征,并通过QAP模型挖掘数字经济网络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2010—2020年,长三角各类型数字经济网络呈现等级扩散和节点集聚特征。2)数字经济网络投资格局整体上呈现投资净流入地区不断扩展的态势,且研究单元从以承接省内投资为主转变为以承接省外投资为主。3)认知邻近、数字经济企业数量差、二产比重差异、信息化设施差异以及前期网络基础对数字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制度邻近、三产比重差异、数字经济企业成立时间差、创新能力差距则对数字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呈现负向作用;地理距离不再成为制约数字经济网络形成的主要因素。这反映数字经济对信息获取、知识创新与资源整合协作的强烈需求,及其对地理空间约束的突破。  相似文献   
40.
联邦区是俄罗斯进入新世纪以后出现的新的地域组织,它萌生于叶利钦时代的总统驻地方全权代表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俄罗斯联邦总统驻地方全权代表经历了"驻联邦主体"——"驻地区"——"驻联邦区"的发展过程,其职能也从最初主要为了强化总统对地方垂直控制政治目的,转向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并举。在回顾这一新生事物发展演变的基础上,介绍了总统驻地方全权代表制度的组织构架和职能,重点分析了联邦区作为当下俄罗斯最重要的地域组织的划分、区域差异等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