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0篇
  免费   2622篇
  国内免费   2925篇
测绘学   5455篇
大气科学   785篇
地球物理   1939篇
地质学   9025篇
海洋学   1325篇
天文学   667篇
综合类   2198篇
自然地理   7033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939篇
  2022年   1223篇
  2021年   1372篇
  2020年   944篇
  2019年   1213篇
  2018年   801篇
  2017年   943篇
  2016年   928篇
  2015年   1090篇
  2014年   1553篇
  2013年   1169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302篇
  2010年   1147篇
  2009年   1216篇
  2008年   1228篇
  2007年   988篇
  2006年   928篇
  2005年   884篇
  2004年   816篇
  2003年   779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583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467篇
  1998年   460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269篇
  1991年   218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海底地形演变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GIS)时-空结合的分析功能还很有限,尤其是海洋地理信息系统(OGIS).由于海洋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如海底地形这种受时-空影响的信息元素,对其预测就有相当的难度,有关这方面的文献也较少见.本文从影响海底地形演变的机理出发,结合四维空间关联性和混沌巨系统理论,提出了“空间相关混合自适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黄海辐射状沙洲西太阳沙及附近海域的具体情况,建立了该区的地形演变模型.以3个年代的测量数据为基础,运用分形内插方法生成连续多年(25a)的水深时-空数据序列,通过所建地形预测模型的处理,取得了未来年份的水深预测值,经比较检验认为是可信赖的.为江苏省东部沿海港口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胶莱盆地发育演化及其油气前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胶莱盆地区域地质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及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特征分析,论述盆地的发育和演化阶段,并对胶莱盆地含油气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3.
李薇 《海洋测绘》2003,23(3):10-10
在近日揭晓的 2 0 0 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中 ,国家中尺度基础地理信息工程与空间辅助决策项目获二等奖。该项目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四川测绘局、陕西测绘局、黑龙江测绘局共同完成。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 :建立国家 1∶2 5万中尺度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形成基础地理数据库管理与应用体系 ,建设面向政府机关的空间辅助决策技术体系 ,自主开发空间辅助决策软件系统 ,用于支持政府机关的数字化、网络化与可视化决策。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 ,建成了全国 1∶2 5万中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包括地形…  相似文献   
74.
研究流形上的聚类分析,针对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引入了流形概念,提出1种基于流形的密度聚类算法,该方法将流形的概念与聚类相结合,可以适用于样本为复杂分布的聚类。文中通过实例证明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76.
77.
晚中生代─新生代南海周缘地块运动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华南几个盆地的古地磁数据综合而得的反映该区白垩纪以来古纬度变化曲线,结合Schmidtke等(1990)发表的加里曼丹150Ma以来的古地磁数据,表明华南与加里曼丹在40Ma前具有大致相同的古纬度变化史,差异仅出现在距今30Ma前后和10Ma以来。若此趋势可靠,则可作出下列推断:(1)南海的扩张只能发生在距今30Ma附近或10Ma以后华南与加里曼丹反向运动时期;距今30Ma的扩张已被广为接受;(2)华南与加里曼丹之向可能存在的古南海只能在91Ma之前存在;(3)南海演化可能存在两期扩张。南海的拟合可通过沿3500m等深线的先道时针旋转、后北向平移两个步骤完成。这与Hayashida等(1991)提出的日本海张开与扩张模式很相似,提示东亚边缘海的形成和演化可能具有同样的机制。华南距今50Ma以来的古纬度变化与Tapponnier(1982)的传播挤出构造模式所预期的基本吻合,表明距今50Ma以来华南古纬度变化的运动学机制可用Tapponnier模式作解释。  相似文献   
78.
79.
珊瑚礁岛是由钙质砂砾堆积形成的,这些砂砾构成了环礁和其他礁台的表层。礁岛的低海拔高度、小规模尺寸和对局部礁积物的依赖性使它们深受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此,礁岛的稳定性对于只能在这种岛上居住生存的珊瑚礁国家来说是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增强对礁岛沉积历史的研究,得出将来解决礁岛稳定性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0.
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以东亚陆缘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弧后盆地大地构造体制的讨论,作者认为基属活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作者提出结论认为,由于东亚岛弧系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及海沟外侧冷却大洋岩石圈块体的下沉拖曳牵引等作用,使软流圈在岛弧系下方发生分异,这种分异作用带动东亚陆缘向东扩张,从而产生弧后的张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