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43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大都市新移民的住房模式与影响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志刚 《地理学报》2012,67(2):189-200
利用在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6 市进行配额抽样调查(2008-2009 年) 所获得的3168 份问卷,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研究快速城市化下中国大都市“新移民”的住房状况、模式与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已经成为一个日趋分化的复合群体,可分为劳力型移民、智力型移民、投资型移民三类,三类新移民住房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新移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0.69 m2,其中智力型新移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最高(24.87 m2/人),劳力型新移民的最低(16.26 m2/人)。就住房设施条件而言,新移民的设施指数为0.35,水平较低;其中投资型新移民的设施条件最好,智力型新移民的设施条件次之,劳力型新移民最差。经过多年市场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社会经济要素对于新移民住房模式(购房或租房)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当前各类新移民的住房模式主要由制度因素(户口) 所决定,职业因素对新移民住房模式的影响尚不显著。不过,职业对新移民租房的类型选择具有较大影响。此外,影响新移民住房设施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户口、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年龄和新移民类型等多个方面,其中户口仍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2.
《国土资源》2010,(4):47-48
<正>当今社会,住房成为民生保障的重要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保障人们的住房需求,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有的加息征税,有的实施廉租房制度,有的增加住房供给,这些措施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美国的住房市场比较成熟和完善,主要依据市场规美国:加息征税平抑房价  相似文献   
103.
《河南国土资源》2010,(1):43-43
近来,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在保障性住房用地情况调研中了解到,元旦、春节将至,海南农垦系统6万职工搬迁到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在保障房建设中,共盘活存量土地10430亩,新增建设用地1570亩。  相似文献   
104.
<正>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小苏、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穆怀朋、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邹再华,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的有关内容,并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105.
<正>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因此,建材下乡  相似文献   
106.
<正>农村宅基地管理利用直接关系到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定海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贫乏,人均耕地面积仅0.42亩,不足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30%,仅  相似文献   
107.
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科层分配体制来获取个人住房,获取稀缺的住房资源的途径和机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住房不平等和社会分化。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城镇,制度、市场和家庭因素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选择。以覆盖全国88 个城镇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 年城镇部分) 调查资料为基础,本文分析了转型背景下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改革 开放30 多年以来,中国城镇的住房自有率大幅度提高,其主要原因从1998 年前的公房房改政策向1998 年后住房市场化政策转变。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收入、户籍、单位性质、职业等变 量显著影响住房选择,体现市场与制度对住房资源分配的双重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住房资源紧缺、住房价格高,居民住房承受能力差异较大,工作单位性质、户籍和家庭生命周期变量对住房选择的影响更显著。随着住房市场化进一步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地方政府应逐步放宽社会住房的享受标准,尤其是户籍限制条件;开发商应更关注社会经济快 速转型背景下的家庭结构变化及其对居住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山东省、江苏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部机关各单位、直属各单位,部管社团:2009年,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实推进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行业文明程度,为全面完成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09.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方案”中赋予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职能,按照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2009年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主线,切实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模式,以编制实施《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组织重大项目为主要抓手,集中力量突出抓好建筑节能、水专项等重点工作。同时统筹兼顾,全面部署,加快科技创新,以科技为支撑全面推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工作如下: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勘察设计》2009,(2):10-14
一、工程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整个工程的灵魂。先进合理的设计,对于建设项目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起着关键性作用,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