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454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基于雷达监测河川径流的测量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由于水流急、河面宽,修筑量水堰有一定的难度,准确监测河川径流成了流域水量平衡和涵养水源功能机理研究的障碍。通过大野口流域雷达测流处水面比降、河川横断面面积、水力半径、流速仪实测流量、糙率和谢才系数等一系列测量和计算,可得出雷达监测水位与相应的河川径流量的函数关系式,并绘制出水位流量图。结果表明:雷达测流处水面平均比降为0.028;河川最大洪水断面宽13.4 m,高1.32 m;河川横断面糙率的平均值为0.059;雷达监测水位与相应的河川径流量的函数关系式为Q=0.0018H2-0.0206H(R2=0.9994),该关系式可有效解决修筑量水堰较难而利用雷达监测河川径流的难题。通过研究,可为中等流域尺度上进一步揭示水源涵养功能机理及其流域产流机制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是实现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其对认知特定区域水文过程的演变规律,保障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维持河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2.
黑河流量对祁连山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28  
李栋梁  刘洪兰 《中国沙漠》2004,24(4):385-391
利用祁连山区8个气象站自建站至2003年观测的月降水、气温资料, 在分析各站气候要素互相关的基础上, 建立了代表祁连山整体气候变化的1944-2003年历年各月、季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气温距平序列, 以及黑河上游莺落峡水文站观测的径流量, 分析了黑河流量与祁连山区降水、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 祁连山气候演变存在非常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自1970年代以来, 除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外, 秋、冬、春三季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干, 尤其是秋、冬两季。本世纪初降水量又有增加趋势。比较过去60a气温变化, 1940年代最暖, 1960年代最冷。自1980年代以来, 祁连山区气候明显变暖, 各季气温显著升高, 尤以冬季升温最快, 目前已超过1940年代的暖期。1980年代的流量是过去60a中最大的10a, 1990年代有所减小。1990年代后期流量明显增加, 目前除春季外, 夏、秋、冬季已转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3.
稳定的群落结构是退耕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标志之一.以祁连山东段旱泉沟流域退耕区为例,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植6 a的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在短期内形成了不同于撂荒地的植被格局,草地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特性明显优于撂荒地和天然草地,部分人工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撂荒地,功能群结构仍以多年生禾草占优势,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混播草地多样性指数低,处于高产和稳定阶段;各草地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不同草地类型0~2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4种人工草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提高30~50 cm土层的水分含量,在水分涵蓄方面优于撂荒地.但与天然草地相比未形成密丛型禾草,群落稳定性差,草地群落的演替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4.
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性质的确定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火山岩系为大陆裂谷火山作用产物 ,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它们派生于岩石圈之下的地幔柱源 ,但也显示有大陆岩石圈组分卷入的证据 .它们的形成是地幔柱 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盆打开的前兆 .  相似文献   
155.
梁文君  何颖  肖传桃 《江苏地质》2015,39(2):218-224
祁连山北麓祁青地区河流阶地进行野外测量和调查,获得了北大河、朱陇关河、小柳沟河阶地的拔河高度、结构、发育及沉积特征等资料。探讨了祁青地区河流阶地类型,为进一步研究北祁连河流阶地的发育成因及对古气候的沉积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分析得出该地区河流阶地发育有基座阶地T4,堆积阶地T3、T2、T1,其年龄分别为70.00、30.00、10.78、5.77 ka BP。结合古构造运动、古气候环境以及对阶地沉积特征的观察,认为基座阶地T4主要受白杨河运动形成,而堆积阶地T3、T2、T1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157.
北祁连山西段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和生成演化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北祁连山西段以产镜铁山式铁矿而著称,近几年找金和找铜又有新突破。本文从地质构造历史演化角度探讨了区内金属矿床分布的规律,提出从古元代到印支期已经历了9期成矿作用,迄今划分出四个矿床成矿系列及两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区内铁呈现出多期成矿,而大多数金属在加里东期“爆炸式”堆积,金的富集成矿与大型剪切一走滑,深部流体上升卸载有关。  相似文献   
158.
氮和磷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生命元素,在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叶面积指数与冠层氮、磷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不同植被类型(箭叶锦鸡儿、高山吉拉柳、金露梅)及不同放牧处理(羊群、牦牛,未放牧)条件下灌丛群落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叶片氮积累量(TFN)、叶片磷积累量(TFP)比较发现,在整个亚高山灌丛群落中,LAI与TFN和TFP之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TFN和TFP比值的变化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叶片的生长都受到N、P的共同限制,只是随着LAI的增加,高山吉拉柳主要受到氮素的限制,箭叶锦鸡儿主要受到磷素的限制,而金露梅则受到N、P的共同限制;在不同放牧条件下,单位面积LAI对应的TFN的值较高而TFP的值较低,说明动物通过对植被的啃食可能会改变群落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磷的摄入。LAI、N、P之间的耦合关系表明了亚高山灌丛群落的LAI在物种组成、放牧和冠层密度上存在差异,但仍然受到N和P的约束。研究结果有利于探索水分限制条件下祁连山灌丛林生态系统植物叶片与养分元素之间关系,对于研究干旱区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9.
利用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和碎屑颗粒结构特征分析,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碎屑岩的源岩类型及其构造环境。石门沟组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低,具有近源物源的特点。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结果表明石门沟组的物源区构造背景属于再旋回造山带。结合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统古地理特征,确认鱼卡地区石门沟组物源区为祁连山造山带。砂岩碎屑组分可能来自于南祁连山上石炭世宗务隆山群火山岩和达肯达坂山群变质岩。  相似文献   
160.
朱荣  陈记祖  孙维君  秦翔  刘宇硕 《冰川冻土》2019,41(6):1292-1301
冰川温度是表征冰川物理属性和响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5 040 m)、多年平衡线处(4 900 m)和消融区(4 550 m)开展了活动层(22 m深,1 m间隔)冰温连续观测。2011年10月在冰川积累区4 971 m处钻得165 m深孔获取了115 m深层冰温廓线。研究发现:三个区域活动层下界的深度均在约17 m处,多年平衡线处冰温最低(-7.4℃),消融区次之(-3.68℃),积累区活动层下界冰温最高(-2.74℃)且波动最为持续,可能主要与常年积雪覆盖有关。冰温年波动随深度增加均逐渐降低,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周期亦逐渐增大。与其他冰川最低温相比,老虎沟12号冰川冰温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过去50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冰温显著增加。积累区深孔冰温显示50 m深度之下冰温呈线性上升,垂直增温率为0.033℃·m-1,据此推测其底部冰温为0.02℃,主要与底部应变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