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玲 《中国沙漠》2021,41(1):67-74
旅游体验是丰富的、多层次的,游客获得的体验随旅游类型差异而不同,现有研究缺乏对沙漠旅游体验的深入探讨。为探索沙漠旅游体验的复杂性和层次性特征,以库木塔格沙漠旅游区为例,运用方法-目的链(means-end chain,MEC)理论及软式阶梯访谈法,辅以网络文本分析,构建属性-结果-价值关联矩阵,绘制沙漠旅游区体验的层级价值图。研究识别出6条方法-目的链,最重要的是MEC1(自然风光-开拓视野/新奇体验-满足感/美好回忆),充分体现了沙漠旅游区因其浩瀚无垠的独特景观,让游客开阔眼界、满足好奇心,使其留下美好回忆、获得满足感。研究结果不仅从方法论视角丰富旅游体验研究,而且能为沙漠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2.
王兆峰  徐赛  邓楚雄 《地理研究》2018,37(2):250-262
旅游跨界合作扩大了旅游的场和域。武陵山区作为典型的跨界旅游区,其地域交通网络系统日益成为影响当地旅游合作格局的重要因素。在识别跨界旅游合作主体并分析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当地政府、旅游企业、行业组织三大主体进行调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交通网络优化下的旅游合作模型,探讨交通网络对跨界旅游区合作机制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发现:① 交通网络优化对旅游合作条件、旅游合作意识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合作条件、旅游合作意识对旅游合作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交通网络优化对旅游合作行为有间接影响作用,且通过旅游合作条件和合作意识两条路径对合作行为产生正向影响。② 基于各主体在旅游合作进程中的地位不同及其关注点各异,跨界旅游合作机制也存在差异性。研究结论对武陵山区开展跨界旅游合作和旅游产业扶贫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试图为其他跨界旅游区开展纵深协作融合提供有效借鉴与指导,也可为其他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3.
环洞庭湖旅游区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  刘艳  袁开国  李蔚 《热带地理》2005,25(4):372-377
分析了环洞庭湖区旅游发展现状和持续发展制约因素,提出了区域合作、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旅游开发目标、开发定位和开发模式,提出了环洞庭湖区域旅游开发措施:建立高效精干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加快湖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提高知名度;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加强湖区旅游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4.
以长三角旅游区为例,对其一体化进程的形成演变、空间特征及空间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一体化是指为谋求要素资源、市场与产业系统在整体空间内重新配置,并获得更多比较利益、互补利益和选择利益而进行的整合过程,区域旅游一体化不仅有助于促进旅游要素合理集聚,发挥近邻效应、分工效应、结构效应和"场"效应,而且还有助于强化区域产业空间优势和优化功能结构。规划建设一体化旅游区,不仅需要大力加强要素、空间和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规划,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一体化主体、领域和机制,进而提升一体化旅游区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95.
皖南地区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早期早时发生海侵,沉积了含碳、含硅的陆源碎屑岩,为浅海盆地相沉积;早期晚时,沉积了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夹粘土岩沉积,为台坡和台盆相沉积,其沉积相变化和古地理分异与当时基底性质、同沉积构造和碳酸盐建隆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97.
南阳伏牛山自然风景区的旅游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泽 《河南地质》2000,18(4):271-280
伏牛山是河南省的著名山脉,是我国亚热带向北暖温带的过渡带,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是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的结合部。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迷人,开发以旅游观光,生态示范,休闲度假、科普探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非常理想,是河南省近期重点开发的两条旅游线之一,文章从地质资源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伏牛山的概况,全面分析了伏牛山特殊的旅游价值的开发优势,提出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为伏  相似文献   
98.
江南造山带东段燕山晚期含钨的东源岩体与非含钨的旌德岩体、桃岭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埃达克质岩的亲缘性,是先前(新元古代)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底侵到壳幔过渡带附近,导致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与少量的幔源岩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存在不同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与非含矿岩体具有不同的源区。锆石LA-ICPMS定年显示含矿的东源岩体侵位时间147 Ma,非含矿岩体侵位时间140 Ma。含矿岩体的副矿物组合以独居石+辉钼矿+白钨矿+白钨矿+电气石为特征。岩体中富含成矿元素、富挥发分、富钾,黑云母中富F、低Fe和fO2,斜长石以钠长石为主,均可作为含矿花岗(斑)岩体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  相似文献   
99.
文登是一座美丽的沿海开放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十多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风貌日新月异,整个市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文登大地中心。工业区、商业区、出口加工区、住宅区,风景旅游区……布局合理。城市街道宽阔清洁,纵横交错。传统造型和现代意识相映衬的城市雕塑,像一曲古老和现代的重奏,记载了城市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0.
张峰  徐涛  邹依林  王欣 《矿物学报》2011,(Z1):130-131
皖南地区地处江南隆起带的东端,北部和西部分别与长江中下游、赣东北和湘东北矿集区相邻。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区内先后发现了一大批矿床(点),但规模相对较小,多为小型矿床或矿化点,工业意义十分有限。与长江中下游、赣东北和湘东北地区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相同或相似的大地构造环境,为什么在成矿上竟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