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21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61.
侯读杰  张林晔 《地质论评》1997,43(5):524-528
通过对我国东部盆地洪泽凹陷和临清坳限德州凹陷第三系相沉积泥岩中生物标志物分析,检测到了丰富的甲藻甾烷异构体和24-正丙基胆甾烷。结合它们的分布特征与产出的地层微体古生物资料,笔者推断它们可能是海侵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2.
利用rDNA和ITS序列对1株裸甲藻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定了 1株分离自青岛胶州湾海水样品、从形态上初步确定为裸甲藻属 (Gymnodiniumsp,编号为 GYN- 1 5)的核糖体基因 (r DNA)和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 ,并利用该序列对该藻进行了初步鉴定。测定的序列长 2 658bp,涵盖了小亚基 (smallsubunit,SSU) r DNA基因 3'端 1 747bp,ITS1 - 5.8S r DNA- ITS2全长和大亚基 (large subunit,LSU) r DNA基因 5'端 337bp。同源性分析该序列发现 GYN- 1 5与共生甲藻属 (Symbiodinium)中的 2个种 (Symbiodinium californium和 Gymnodinium varians)的对应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3株藻的各段 r DNA和 ITS序列的相似性均为 99%以上 ;以 SSU r DNA序列中的 3个可变区 (V1 V2 V3)和邻接法构建的系统树表明 ,GYN- 1 5与 S.californium和 G.varians构成 1个独立的新的子类群 ,该子类群属于共生甲藻属 ,而与各种裸甲藻的亲缘关系较远。根据这些结果可将GYN- 1 5初步鉴定为属于共生甲藻属。鉴于 GYN- 1 5和其它 2个种所构成的分支明显与 5个已知的子类群 (A,B,C,D,E)不同 ,因此将该分支命名为子类群 F。  相似文献   
163.
早灌赤潮与水体中营养盐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昱 《台湾海峡》2001,20(1):77-79
作者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陆基水池中,应用围隔实验技术,排除了水动力、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动性的干扰,人工诱发甲藻赤潮。在这个围隔实验的两个围隔体中,分别发生了一种裸甲藻(Gymnodinium sp.)海洋原甲藻(Prorocentum micans)的赤潮。在赤潮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监测到的营养盐数据表明:有些甲藻增殖不一定需要水体中高营养盐;营养盐供给的多寡会导致甲藻赤潮优势种的差异和赤潮规模。  相似文献   
164.
海洋有毒甲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毒甲藻的研究历史、发展和现状作了综述。从18世纪仅仅对甲藻作简单形态描述到今天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对有毒甲藻的分类、生理、毒素、毒理研究、有毒甲藻的研究已最突破性进展;而且从生态学的角度,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了有毒甲藻和赤潮。这使人类对有毒甲藻及其危害有较全面的认识。文章从有毒甲藻分类学、生理生态学、毒素及其毒理的理论和方法学作了叙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5.
报道了一种快速制备PCR扩增甲藻细胞模板DNA的方法。以赤潮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atenella)为目标藻,对藻液预处理后直接用于PCR扩增,获得5,8S核糖体RNA基因及其两侧的核糖体RNA基因转录单元内基因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片段,成功测序。此方法避免了复杂的DNA提取过程。  相似文献   
166.
环境条件对隐甲藻生长及DHA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环境条件对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ATCC30556)生长及DN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隐甲藻生长及DNA积累的适宜环境条件为:培养温度采用温度转换设置为20℃培养32h后转为20℃培养,pH7.0黑暗培养,装液量50ml/500ml,接种量5%。  相似文献   
167.
利用改性粘土去除藻华生物是目前有害藻华应急处置最常用的方法。本文研究了六种铝盐改性粘土(PAC-MC、PAFC-MC、PAFCs-MC、AC-MC、AS-MC、PAS-MC)对藻华生物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去除效率,考察了悬浮液pH、改性粘土颗粒表面电位及粒径分布等因子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赤潮生物由于生物特征不同,其去除效率存在较大差异,PAC-MC、PAFC-MC、PAFCs-MC对东海原甲藻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但对于球形棕囊藻去除能力较差;AC-MC、AS-MC、PAS-MC对两种藻华生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水体酸碱扰动较大,在pH敏感水域应注意用量;对于同一种改性粘土,提高铝离子含量、增加改性粘土浓度有利于除藻效率的提升;自絮凝程度越低、表面正电性越强(或负电性越弱)、悬浮液pH值越低的改性粘土,除藻能力越强。本研究进一步为改性粘土应急处置有害藻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8.
长江口甲藻孢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休眠孢囊在甲藻生活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在沉积物中保留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能够提供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的综合记录。作者选择了长江口孢囊种类最多的一个站位 ( 1 2 2° 30 .64′E ,2 9° 0 .0 1′N) ,在 2 0 0 2年 1 1月、2 0 0 3年 2月和 5月采集了 3次样品 ,首次通过萌发试验对长江口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了研究 ,根据孢囊和藻类的形态学特征鉴定了其中的 2 8种。这 2 8种孢囊均出现在 2 0 0 2年 1 1月的样品中 ,2 0 0 3年 2月和 5月的样品中分别发现了 5种和 1 7种。 9种甲藻孢囊在中国沿海首次被记录 ,它们是Alexandriumsp .,Scrippsiellaramonii,S .sp .1 ,Protoperidiniumsp .1 ,P .sp .2 ,P .sp .3,Diplopsalopsisorbicu laris,Diplopsalislebourae,Gyrodiniumsp .,并发现了A .tamarense,A .catenella和Lingulo diniumpolyedra等 3种有毒甲藻的孢囊。Protoperidiniumspp .中除了P .americanum萌发孔都是六角形的 ,而作者记录的P .sp .3萌发孔是裂开状 ,是一个特殊的现象。S .trochoidea和A .tamarense是研究站位的优势种 ,在 2 0 0 2年 1 1月的样品中分别占到 2 9.5 %和 1 1 .4%。长江口A .tamarense孢囊的丰度由于萌发可能被低估。孢囊的密度与其它海区相比较大 ,部分反映了该  相似文献   
169.
对1998年4月15日采集于广东珠江口万山群岛桂山岛网箱养殖区的赤潮活体水样 和福尔马林固定样品进行优势种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三宅裸甲藻 (Gymnodinium mikimotoi)是此次赤潮的最优势种,最高密度达到 7.6 × 106cells/L。另两种优 势种为斯氏多沟藻(Polykrikos schwartzii)和螺旋螺沟藻(Gyrodinium spirale),其最高密度分 别达到 1.1× 105cells/L和 104-105cells/L。此次赤潮的原因生物都属于裸甲藻类,死后或用 福尔马林固定后细胞要么立即裂解,要么变形缩小。有些种类如螺旋螺沟藻在固定样品中找 不到其踪迹,因而无法精确计数。本文描述的3种赤潮藻在细胞、色素体、核、上锥沟和链状群 体等形态构造及外观上与国外学者所描述的几乎完全一致,只是细胞比日本海域产的稍小。 这可能与珠江口海域纬度较日本低有关。电镜照片显示三宅裸甲藻有一明显的上锥沟,斯氏 多沟藻则营养细胞和孢囊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70.
文章收集整理2010—2020年发生在宁德近岸海域的赤潮事件,综合分析该海域赤潮的时空分布和种类特征,结果表明:(1)近11年来宁德近岸海域共发生赤潮16起,年均1.5起;总面积高达1 468 km2,年均133.5 km2;持续时间共169天,年均15.4天。(2)从月份上看,赤潮发生在4—6月,高发期为5月。(3)发生赤潮的种类共有3种甲藻和1种硅藻,其中发生次数、面积和持续天数最高的均为东海原甲藻,其次为米氏凯伦藻,最低为中肋骨条藻。(4)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福宁湾及其周边海域(A区)赤潮次数和持续天数最长,三沙湾外海域(D区)赤潮面积最大,三沙湾内海域(C区)的赤潮种类最多。(5)米氏凯伦藻引发的有毒赤潮共4次,主要集中在霞浦近岸海域。适宜的温度、盐度、丰富的营养盐和良好的天气是米氏凯伦藻形成赤潮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