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篇 |
大气科学 | 13篇 |
地球物理 | 5篇 |
地质学 | 94篇 |
海洋学 | 6篇 |
综合类 | 66篇 |
自然地理 | 2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居民对环境退化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青藏高原的环境退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农牧民如何认识和响应环境退化,还缺乏实证研究.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法,对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典型村(位于河谷区的丹扎木村、中山区的克尔马村和山原区的日科村)的农牧民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①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的居民对环境退化具有不同的响应过程.河谷区通过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缓解了人口压力,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自然灾害和森林退化;中山区以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发展畜牧业来缓解人口压力,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环境退化:山原区的劳动力不能转移到二、三产业,只能通过增加牲畜数量来解决生计,牧民仅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草料不足的问题和雪灾等自然灾害.在大渡河上游,最脆弱的区域是中山区和山原区,而不是人口压力大的河谷区.②生计方式是影响居民响应人口压力和环境退化的关键因素.基于居民的生计方式来解释和解决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压力和环境退化问题,将是一个新的方向.③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居民改善生计.降低教育收费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2.
资源与权力密切相关,具有政治性。只有提升到社会建构层面来认知旅游资源内涵,才得以洞悉中国旅游资源规制发展演变的本质。以广东南昆山温泉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政府档案梳理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南昆山温泉资源规制的权力和社会过程进行深度考察,以期透过南昆山温泉的典型案例形成对中国旅游资源规制更为深入的理解。研究表明,中国在旅游资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在最近30 a时间里建立起一套资本逻辑的话语霸权。在国家拟定的市场化路径下,个人(开发商)逐渐取代国家成为各地温泉资源规制的主角;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联合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温泉资源地方规制的演变过程,进而导致了普遍的社会非正义的现象。要维护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正义原则,就需要破除国家与社会对发展的迷思,并借由普遍主义的阶级政治来抵抗不正义的资本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33.
杭州市农民工生计脆弱性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大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之一,极易受到失业、生产事故、经济波动等社会风险的冲击,其生计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脆弱性视角出发,建立了符合城市农民工生计特征的生计资本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对杭州市农民工生计脆弱性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杭州农民工生计资本具有典型的脆弱性特征,突出表现在教育培训缺失、人力资本不足,租房生活为主、物质资本薄弱,收入水平低下、金融资本虚化,边缘感较强、社会资本匮乏。最后,探讨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大城市农民工生计问题研究中的适用性,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增强大城市农民工生计资本降低其生计脆弱性的调控对策,以期为杭州市及我国其他大城市农民工生计可持续性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4.
随着社会资本进入地质勘查领域,大部分地勘项目不再以计划分配形式由国家下达.而是由地勘单位到市场上寻找和争取.在当今地勘市场不发育的条件下,地勘项目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列项同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地勘项目管理上充分利用统计分析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统计分析资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地勘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5.
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脆弱性评估为脆弱性地区农户摆脱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青藏高原东部样带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建立了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11个乡镇的879户农牧民样本数据,开展了不同地带生计脆弱性评估。该指标体系反映了农牧民面临的主要风险,其生计资产,以及农牧民和政府应对风险的措施。结果表明:高原区农牧民生计脆弱性程度高于山原区和高山峡谷区。高原区的满掌乡最为脆弱,即便有政府的帮助,农牧民也不能应对风险。脆弱性程度高的山原区上部和高原区,处于不能适应的边缘,如不采取措施,当地牧民将不能应对气候变化、草地退化、药材退化等多种风险。导致该区牧民生计脆弱的原因既有各种风险的冲击,也因牧民自身生计资产和适应能力的不足。高山峡谷区和山原区下部的乡镇,农牧民能有效地应对风险,需进一步拓宽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渠道。因此,高原区和山原区上部的纯牧区是脆弱区域,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强农牧民的适应能力。政府的救助措施应从改善自然资产转变到改善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如技能培训、实行医保和畜病防治全覆盖、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在黑土滩区全面实行退牧还草、对退化草场进行治理和恢复。 相似文献
36.
正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承包人将其土地使用权通过租赁、转让、并入合作组织以及作价投资于法人企业等方式,使土地使用权属发生变化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正在稳步扩大。据有关方面披露,目前农村耕地总体流转率已经超过15%,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在50%以上;还有少数地方比例更高,有的县市接近百分之 相似文献
37.
38.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可持续生计框架是辩证思考贫困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论总结,有助于对精准扶贫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蓝本,构建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框架,并从影响农户生计的内因和外因视角,讨论精准扶贫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数(MPII)的基本构成。以四川省凉山州作为案例区域,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MPII指标体系;识别出420户贫困户,其中80.48%(338户)的建档立卡户与识别结果重叠;与建档立卡农户相比,所识别贫困农户在各单个维度和综合维度都几乎处于更劣势的水平,识别效果更加精准。根据贫困原因的相似性,可将贫困农户划分为人力资本贫困型、基础型资本贫困型、社会资本贫困型、多维资本贫困型、生计环境恶劣型等五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39.
40.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人类福祉影响的新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人类安全、生计与贫困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气候变化、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给城市和农村的贫困人口增添了额外的负担,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增大。21世纪的气候变化,将继续加剧现有健康问题,增加人类的迁徙,放大冲突的驱动因素的影响,对许多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造成不利影响,给小岛国和有很长海岸线国家的领土完整带来风险;整个21世纪,气候变化将减缓经济增长,进一步威胁粮食安全,使减贫更为困难,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