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9篇
  免费   1022篇
  国内免费   799篇
测绘学   669篇
大气科学   513篇
地球物理   407篇
地质学   2088篇
海洋学   1547篇
综合类   1046篇
自然地理   3070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首次对浙北潮下带(0~-5m)水域生物学调查表明:共鉴定底栖生物222种,隶属103科170属;该区生物数量较高(生物量为80.88g/m2,栖息密度为655个/m2),以软体动物为主要类群;群落结构可划分为五个类型。底栖生物的分布与水域盐度、温度、底质性质、海湾屏蔽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软质海底多毛类的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启泉 《台湾海峡》1993,12(4):324-334
本文根据1984-1985年4航次底栖生物调查资料,首次全面地研究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多毛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多毛类404种,习见种191种,区系属亚热带性质;平均生物量4.33g/m^2,平均栖息密度68个/m^2;有沿岸性和外洋性两种明显不同的生态类型,前者位于沿岸水系常年控制海域,种类多,数量较大,后者位于南部粗粒沉积物分布区,种类较少;多毛类高数量区与  相似文献   
63.
珠江口海岸带环境问题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自然变化因子的叠加,使珠江口海岸带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海岸工程安全系数降低和渔业资源衰退等诸多问题。实行海岸带综合管理是该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讨论了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并就珠江口海岸带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64.
福建海岛潮i带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福建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共鉴定862种,其中动物为734种,藻类为128种.对11个主要海岛的潮间带生物群落测定Jaccard群落系数,应用加权均值联结法聚类分析及极坐标排序分析,海岛潮间带生物群落可分为3个类型(1)开敞海域群落,宏观上分布于地处远岸水域的海岛或近岸凸出部、开阔部水域的海岛;(2)近岸港湾群落,分布于近岸或港湾的海岛;(3)河口群落,分布于河口区的海岛.群落种类组成和海岛所在地理位置及其生境密切相关.盐度和水扰动程度是影响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5.
九龙江口红树林上附着动物的生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周时强  洪荣发 《台湾海峡》1993,12(4):335-341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附着动物7种,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和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是危害红树的主要附着动物。附着动物在河口红树林区的数量分布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少,其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期在夏,秋两季。生长茂密的红树林(郁蔽度大于0.5),附着动物主要分布于水流畅通的向海边缘和潮沟边缘的红树上。水流畅通程度是影响附着动物在红树林区向纵  相似文献   
66.
厌氧沉积的有孔虫组合中,底栖有孔虫主要由Bolivina诸种和Buliminella tenuata组成,同时含有少量厌氧标志种Suggrunda eckisi;浮游有孔虫中Globigerina bulloides和G.quingueloba为数较多。底栖有孔虫与浮游有孔虫数量相比,浮游有孔虫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67.
东山湾潮间带多毛类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明海 《海洋通报》1990,9(2):48-52
  相似文献   
68.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基础上,分析了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的原因,即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河流上游拦蓄导致入海径流量减小、全球气候变化和频繁发生的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等。提出了保护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69.
不同温度条件下牙鲆变态期生长发育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立明 《海洋科学》1996,20(4):58-63
  相似文献   
70.
对福田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进行水质及生态调查,结果显示,深圳湾潮汐对红树林中微型生物生态及湿地污染状况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藻类在红树林中具有较好的水质污染指示作用,其生态功能大于纤毛虫、轮虫等微型生态类群;微型生物可通过食物链对污染物起放大和传递作用,传递途径在水体中以藻→纤毛虫为主,底质中以藻→底栖动物幼虫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