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0篇
  免费   1063篇
  国内免费   808篇
测绘学   1054篇
大气科学   565篇
地球物理   456篇
地质学   2186篇
海洋学   1616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1389篇
自然地理   3494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721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701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近年来三亚湾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近年来对三亚湾开展热带海域生态环境与资源调查研究的情况,特别是该站于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试验站以后,对三亚湾海域营养盐结构、生物固氮作用和沉积物-海水界面间磷形态分布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52.
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后续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和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纳入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6.1.R6及VOSviewer 1.6.18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555篇,英文文献506篇。该领域发文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形成了以秦雪梅、王宇红、图娅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高频关键词及关键词聚类显示备受关注的干预手段主要以针刺、灸法、逍遥散等为重心,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干预手段的临床疗效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热点集中于作用机制的研究,网络药理学及各种组学技术也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辨证施治、内外兼治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的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1985年8月—1986年10月(2,9月除外),在长江口海区进行了鱼卵、仔鱼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系由淡水鱼类、半咸水鱼类和沿岸、近海鱼类四种生态类型组成的鱼类生态结构,具有特殊复杂的生态特点;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皆受长江径流、台湾暖流及黄海冷水团等水系的相互消长、交换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海况条件所制约。目前该海区的鱼类种间数量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历史上的重要经济鱼类数量极少,而作为它们的主要饵料之一的鳀鱼数量却占绝对优势。这与渔业上的过度捕捞和滥捕有很大关系。因此,以发展增、养殖事业来转化和降低捕捞强度,对保护鱼类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4.
黄渤海海域污染状况及对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5.
56.
冲绳海槽西北侧大陆架向大陆坡转折处表层沉积物中微型腹足类动物群具有混合的生态特征,这与现代海洋沉积环境并不一致。腹足类动物群中除少数种类为陆坡深海分子,多数种类属内陆架区或近岸浅水分子。因此,动物群主要反映了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平面的海洋环境,而少数深海种类的混入应与黑潮暖流在冲绳北端所形成的上升流有关。根据本区腹足类在其他海区的时空分布规律,本文认为在更新世末次冰期,黑潮暖流仍对本区有重要影响,并控制着腹足类的分布。本区腹足类这种混合的生态特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各种海洋动力环境叠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58.
刺参池塘养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除进一步观察刺参在池塘养殖中的生态习性外,主要对生态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Ⅰ. 过程与方法 试验分两个阶段。1989年5月~1990年  相似文献   
59.
广东电白浮标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根据1985年对广东电白沿岸浮标进行污损生物调查的结果,报道了该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附着厚度、覆盖面积和湿重。共获得92种生物,优势种是Balanus reticulatus和Brahcidontes variatiIis。大部分浮标都完全被污损生物所覆盖,附着厚度为8-15mm,湿重3.8-14.7kg/m2。浮标侧面、底部及尾管内的污损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差别。位于港内、港口和港外的浮标,其污损生物群落也不同,布放于海中一年的浮标,污损生物群落已接近顶级,二年浮标的污损生物群落有所衰退。  相似文献   
60.
胶州湾沧口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30年代开始就对潮间带生态学进行过研究,动物学界前辈张玺教授领导考察团,对胶州湾进行多次考察。50年代又对我国沿海有代表性的潮间带进行调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1963年8月到1964年12月连续17个月,对胶州湾沧口泥沙滩进行了逐月的潮间带生态调查。主要目的是详细地了解我国北方海区潮间带泥沙底质生态类型的生物种类组成、垂直分布和数量变动,并对某些经济种类的生物学概况进行探讨。 将我们的调查材料与张玺早期的资料作一比较就可发现,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但胶州湾沧口泥沙滩潮间带的生物种类组成和分布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它反映了污染前自然生态的面貌。本文详细阐明沧口泥沙滩潮间带的生态结构,表现沧口滩涂自然生态平衡的本底情况。 近十多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近岸工厂的污水及其他污染物排放入海,沧口泥沙滩潮间带的生态结构发生了变化,某些种类的分布下移,数量减少,某些种类已绝迹。近几年来,全国开展的海岸带和海涂综合调查需要有过去的本底资料进行对比,以便对现有资源量和将来可能发生的资源变动进行估计。为此,我们把以前的调查结果整理发表,为水产养殖、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