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10篇 |
免费 | 1028篇 |
国内免费 | 80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76篇 |
大气科学 | 523篇 |
地球物理 | 515篇 |
地质学 | 2124篇 |
海洋学 | 1542篇 |
综合类 | 1056篇 |
自然地理 | 29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8篇 |
2023年 | 370篇 |
2022年 | 458篇 |
2021年 | 493篇 |
2020年 | 338篇 |
2019年 | 357篇 |
2018年 | 242篇 |
2017年 | 209篇 |
2016年 | 237篇 |
2015年 | 226篇 |
2014年 | 623篇 |
2013年 | 420篇 |
2012年 | 400篇 |
2011年 | 394篇 |
2010年 | 394篇 |
2009年 | 436篇 |
2008年 | 483篇 |
2007年 | 390篇 |
2006年 | 369篇 |
2005年 | 414篇 |
2004年 | 310篇 |
2003年 | 294篇 |
2002年 | 210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42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118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105篇 |
1995年 | 75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大气稳定度时间变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大气稳定状态,为通量计算提供依据,利用2003-2004年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涡度相关法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内大气的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稳定度参数(z/L),并对大气稳定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大气稳定状态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昼间不稳定状态占优势,晚上以稳定状态为主;在早晨和下午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频率分布易发生变化,导致中性的大气稳定状态更容易出现;而各大气稳定状态的频率分布年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大气不稳定状态出现频率以雾凉季最高、干热季最低;稳定状态出现频率以干热季最高、雨季最低;中性状态出现频率以雨季最高、雾凉季最低。 相似文献
992.
干旱、半干旱区光伏发电设施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气象》2021,40(3):690-701
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少雨、入射辐射强的特点,是发展大规模光伏产业的理想区域,但光伏设施的建造运营会改变辐射、降雨等环境要素的空间分配,将对干旱、半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从局地微气候、生态水文过程、区域生态格局和节能减排等角度评述了光伏发电设施的潜在生态水文效应,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光伏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干旱、半干旱区大型光伏设施改善了光伏阵列间局地微气候与土壤温湿度,使得局地植被盖度和固碳潜力有所增加,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捕食策略和食物可获得性等。认为未来需加强对大型光伏系统影响下的生态水文过程的观测,识别生态水文变化机制,建立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探索"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提高干旱、半干旱区光伏系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3.
Many coastal seas are severely eutrophic and required to reduce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to meet a certain water quality standard. We proposed a method for nutrient removal by planting Sesuvium portulacastrum at the water surface using the floating beds in the aquaculture area of the Dongshan Bay as an example, which is an important net-cage culture base in China and where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 and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ate(DIP) reach 0.75 mg/L and 0.097 mg/L, respectively far exceeding China's Grade IV water quality standards.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taken using the ecological model, field observations and field plant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effects of planting S. portulacastrum at some certain spatial scales. Our field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the herbs can absorb 377 g/m~2 nitrogen and 22.9 g/m~2 phosphorus in eight months with an inserting density of ~60 shoot/m~2.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greater the plantation area is, the more nutrient removal. Plantation in ~12% of the study area could lower nutrients to the required Grade II standards, i.e., 0.2 mg/LDIN≤0.3 mg/L and 0.015 mg/LDIP≤0.03 mg/L.Here the phytoremediation method and results provide helpful references for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in other eutrophic seas. 相似文献
994.
湖泊湿地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研究重点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植物营养元素及一些有机污染物,评价标准体系相应地包括水质基准、营养物基准、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饮用水卫生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标准等. 相似文献
995.
山东小清河桡足类与枝角类名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对小清河的多年污染生态调查,报道了桡足类13种,待鉴定3种,隶属于3目5科11属,枝角类18种,隶属于6科12属。 相似文献
996.
岩溶峰丛洼地的农业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峰丛洼地区是一个缺水少土、旱涝灾害严重、农业生态环境十分严酷的区域。本文在对三个样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峰丛洼地独特的水文地貌结构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以及对自然村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实现良性循环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以DSR模型为框架建立了湖南洛塔屋檐洞水库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缀块丰富度密度、聚集度、景观均匀性指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数,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判有机结合的综合方法,从生态安全状态、压力、响应三个指标体系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屋檐洞库区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生态安全问题,对库区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评判出屋檐洞水库库区系统生态安全属于安全级别,并根据评价中间结果找出生态安全响应是洛塔中寨水电站建设的潜在生态危险因素,提出建立合理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库区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998.
洞庭湖区土壤实测碳量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区域土壤碳库的分布特征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缺乏长期实测资料情况下,国内外多以模型、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或较稀的实测数据进行研究。文中利用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实测数据,研究影响该区土壤碳分布的因素认为区域土壤碳量处于全国的中、高级水平;地质地貌条件是影响土壤无机碳量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土壤类型对土壤碳量有影响;本区水土流失强度对表层土壤总有机碳量影响不大;经济林、竹林的土地利用方式及防治土壤潜育化有利于土壤的碳储存;从TOC等沉积的时空演化规律说明,本区环境变化是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为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土壤碳固定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宋词郑光玉黄炬斌黎灏陈畅罗运武吴展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21,(1):109-112
川藏铁路的建设将带来大量弃渣堆积,弃渣场裸露边坡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地质问题,本文以高寒灌丛草甸区的弃渣体场地为例进行了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工程区生态恢复的关键制约因子,在明确高寒灌丛草甸区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原有植被移植利用技术和建植修复技术方案.在弃渣场生态修复上做到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