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81篇
海洋学   427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本次研究依据大量的钻井、露头和岩心资料,根据沉积构造、沉积层序特征及测井曲线对比分析,对姬塬地区延九段的沉积相进行研究,认为本区延九段为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辫状河—辫状三角洲沉积,且明确了沉积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研究区辫状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比较发育,还发育分流间、决口扇和沼泽沉积;三角洲前缘上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研究区储层砂体发育各种层理构造和侵蚀构造。河道砂坝储层物性好,常叠覆形成构造小高点,可形成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382.
重力滑脱构造是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普遍发育的一种构造样式,南大西洋两岸整体发育2种不同塑性层的重力滑脱构造,一类以下白垩统盐岩、硬石膏为塑性层,另一类是以上白垩统-新近系海相泥岩为滑脱塑性层。且均可从陆向海依次划分为拉张区、过渡区和挤压区。为了厘清2种不同类型重力滑脱构造样式差异及对油气成藏影响,选取2个代表性盆地——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与尼日尔三角洲盆地进行对比剖析,从而查明2种不同类型重力滑脱构造在相应构造带内构造样式及其油气成藏差异。整体上,盐岩塑性层重力滑脱构造在拉张区表现为盐构造活动剧烈,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油气发现多;过渡区盐构造活动强度减弱,油气富集程度高;挤压区构造活动强烈,盐岩大规模聚集,烃源岩和储层条件差,油气发现少。相比于盐岩塑性层重力滑脱构造,泥岩塑性层重力滑脱构造在拉张区构造活动相对较弱,断块圈闭与储层、烃源岩匹配良好,是主要的油气富集区;过渡区,大量塑性泥岩堆积,泥底辟规模大,深缓底辟型构造是油气有利富集区;挤压区以典型逆冲叠瓦状构造为主,烃源岩、储层和油源断层配置良好,油气富集程度高。针对上述2种不同类型重力滑脱构造样式在烃源岩、储层及油气成藏的差异影响分析,为相关类型重力滑脱构造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3.
西江W油田珠江组储层为一套海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内部结构复杂,微相类型多样。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测井频谱旋回分析技术,综合岩心、测井等资料,在西江W油田珠江组内部识别出5个长期和1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搭建了精细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几何参数的统计和砂体发育规律的总结,在精细层序格架约束下,把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构型样式划分为孤立型、侧叠型、双向迁移型和堆叠型4种。研究表明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了储层构型叠置样式和演化规律,不同的中期基准面旋回位置发育不同的构型样式,在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早期或下降晚期,砂体以堆叠和侧叠为主,而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晚期或下降早期则以双向迁移型和孤立型为主。构型分析成果有效指导了H11层剩余油的挖潜,并为海上油田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提供了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384.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带含油层系已成为吉林油田近期勘探方向。西部前缘带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包括前缘席状砂、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岩石结构、测井特征、粒度分析和砂地比等综合分析,探讨了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应用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完成青一段二砂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分析出有3个物源:西部物源、西南物源和西北物源;席状砂、河口坝和远砂坝等三个微相带为油气聚集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385.
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陈峰  张培辉 《台湾海峡》1998,17(4):396-401
从分析控制或影响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发育的环境因素入手,探讨了间江口水下三角洲的地貌特征、成因及演变。结果表明,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属于构造潮控型三角洲,其地貌特征和成典型的潮成三角洲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此餐,其近期地貌的发育和演变亦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的重大影响。这些结论可为闽江口航道综合整治工程提供科学理论的依据。本文为其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控制或影响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形成的环境因子与地貌发育。  相似文献   
386.
地形,气候与湖面波动对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松辽盆地北部东区葡萄花油层沉积时期,基底整体一致下降,气候干旱,地形平缓,河流入湖发育浅水三角洲。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通过填积和湖面的频繁波动向湖泊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洲前缘的浅水区发育很有特色的水下分流河道,发育了宽层的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在平面上,三角洲平原和宽层的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平缓相接,不存在Gilbert型三角洲模式的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三褶结构。  相似文献   
387.
论水库的三角洲淤积(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其为 《湖泊科学》1995,7(3):213-225
根据不平衡输沙方程,论证了水库淤积的三角洲趋向性.用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通用数学模型对水库淤积过程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典型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据此对于已形成三角洲的水库,利用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理论,推导了一整套三角洲形态特征的理论表达式,包括三角洲淤积百分数、前坡淤积百分数、洲面线方程、水面线方程、前坡长度、洲面和前坡淤积物级配及各特征断面的悬移质级配。阐述了三角洲推进的定量方程和三角洲形成的条件,包括水库淤积百分数及水位变幅。对三角洲的形成、形态特征、推进及转化作了较全面和系统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88.
流域人类活动与降水变化对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炯心 《海洋学报》2004,26(3):68-74
利用海图和遥感影像资料,确定了不同时期黄河三角洲的造陆速率,并将造陆速率的变化与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变化相联系.研究发现,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与各项水土保持面积和人类引水量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梯田林草面积、淤地坝造地面积、人类年引水量等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该方程表明,年降水量越大,三角洲造陆速率越大;梯田、林草面积和淤地坝造地面积越大,三角洲造陆速率越小;人类净引水量越大,三角洲造陆速率越小.  相似文献   
389.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成煤模式与煤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的两种主要成煤模式,探讨成煤环境条件对煤质的控制作用.河流成煤模式的煤层富惰质组,湖泊三角洲成煤模式的煤层富镜质组,由于不同显微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的差异,富惰质组煤利于气化、动力燃烧、制吸附剂,富镜质组煤则首选液化和配焦.  相似文献   
390.
湖泊三角洲的地层模式和骨架砂体的特征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大型湖泊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淡水或微咸水湖的滨岸地带。湖泊三角洲的突出特征是以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河口坝沉积不发育.笔者按地层特征将湖泊三角洲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缺乏完整进积序列的薄的浅水台地型三角洲,另一种是进积序列较完整的巨厚的深水盆地型三角洲。前者发育在基底稳定.水深很浅的滨岸带,后者是三角洲推进到有巨厚泥质充填物的深盆地区的产物。在大型湖盆中,随着盆地的充填作用,三角洲体系可以在空间上从“浅水”型向“深水”型过渡,在时间上从“深水”型向“浅水”型连续地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