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3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篇 |
大气科学 | 35篇 |
地球物理 | 39篇 |
地质学 | 352篇 |
海洋学 | 114篇 |
综合类 | 82篇 |
自然地理 | 1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中国环境污染源的区域差异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基于339个地级行政单元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基于2012年环境污染物排放和社会经济截面数据,选取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及污染源结构指标,定量研究中国339个地级行政单元环境污染源的空间分异和集聚效应,解析环境污染源及排放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污染防控措施与综合治理建议。结果表明:① 环境污染源结构区域差异显著,水环境污染源以农业源主导型、城镇生活源主导型、城镇生活和农业源复合型为主,三者比重分别为35.40%、33.92%和25.66%,农业源主导型排放强度最高,主要分布于华北和东北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源以工业源绝对主导型为主,其比重为74.63%,分布于除青藏高原区的广大区域。② 农业源主导使水污染物集聚式排放加剧,工业源主导则促进了大气污染物集聚式排放,特别在环渤海及其经济腹地区域,污染源结构强化了污染物排放的空间集聚效应。③ 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以人口规模影响最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模型中呈现不同的影响效应,对工业源主导型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呈正向影响,而对城镇生活源主导型区域的水体污染物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工业化程度对工业源绝对主导型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2.
文章基于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面板数据,将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产业劳动力要素投入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双对数面板数据模型,就海洋环境污染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环境污染与海洋经济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海洋产业劳动力要素投入与海洋经济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基于此,为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以及培养和引进海洋专业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矿山环境中苔藓植物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大冶铜绿山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系统的野外采样并结合室内分析,将研究区分为3个区域:靠近污染源的铜绿山矿区附近、受矿区影响明显的大冶市区以及相对清洁的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校园,研究了苔藓中和降尘中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而进行了对应性分析,最后将研究区域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铜、铁等元素的污染受矿源的影响较大,而铅、锌的污染则与交通等人类活动有较大关系;②苔藓植物对Cu和Zn有较强的吸附能力;③与其他地区相比,铜污染是大冶市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首要污染特征;④苔藓植物可以较好地指示大气中的污染物来源. 相似文献
94.
95.
96.
美国西伊利诺大学马德修教授所创立的紫露草微核技术(Tradescantia MCN Test),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很有效。该技术用减数分裂中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作为攻击对象,以形成四分体中所出现的微核作为观测指标。这是由于处于减数分裂早前期的紫露草花粉母细胞对诱变因子比较敏感,它的染色体断片在形成四分体时期中成为微核。从微核的数量可以推测染色体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97.
98.
酸雨是当代人类注瞩的重要环境公害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和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在大气和水滴中,经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转化为硫酸、硝酸和有机酸所造成的。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科学家特别注意它对森林、农作物和水生生态系的影响。本文拟讨论酸雨对淡水水生态系一些主要环节的影响。酸雨活动不仅降低淡水的pH值,促成一系列的水化学变化,而且扰乱水生生态系统,使生物种群正常结构产生畸变。其影响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这些问题对淡水资源和水产增养殖有不容忽视的后果。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