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267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2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phytoplankton standing stock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eutrophic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CE) was conducted to reveal the response of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 to Changjiang Diluted Water(CDW) and upwelling in the spring. Phytoplankton presented peak standing stocks(13.03 μg/L of chlorophyll a, 984.5×103 cells/L of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along the surface isohaline of 25. Sixty-six species in 41 genera of Bacillariophyta and 33 species in 19 genera of Pyrrophyta were identified, as well as 5 species in Chlorophyta and Chrysophyta. Karenia mikimotoi was the most dominant species, followed by Prorocentrum dentatum, Paralia sulcata, 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 and Skeletonema costatum. A bloom of K. mikimotoi was observed in the stratified stations, where the water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nitrate, low phosphate, low turbidity, and specific ranges of temperature(18–22 °C) and salinity(27–32). K.mikimotoi and P. dentatum accumulated densely in the upper layers along the isohaline of 25. S. costatum was distributed in the west of the isohaline of 20. Benthonic P. sulcata presented high abundance near the bottom,while spread upward at upwelling stations. CDW resulted in overt gradients of salinity, turbidity and nutritional condition,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species. The restricted upwelling resulted in the upward transport of P. sulcata and exclusion of S. costatum, K. mikimotoi and P. dentatum.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DW and upwelling were of importance in regulating th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 in the CE and the East China Sea.  相似文献   
102.
荒漠-草原过渡带是草原逐渐被荒漠取代的区域.沿阿拉善左旗-乌拉特后旗调查灌木群落,分析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以期为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荒漠-草原过渡带有62种植物,隶属于18科、47属,禾本科、藜科、豆科和菊科的植物较多.植物主要由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构成,以旱生植物为主,主要包括红砂(Reaum...  相似文献   
103.
2016年4月对厦门无居民海岛猴屿开展了植被和土壤调查,采用全岛调查的方法查清全岛植物种类及生长状况,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分析比较人工恢复林和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特征,以期为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全岛共有乔木5科5属6种,灌木有10科12属13种,草本植物有21科39属40种.由于被海包围、面积狭小、地形简单,物种传播速度慢,猴屿生物多样性较低,猴屿人工恢复林物种多样性与次生林差异不显著.人工恢复林土壤肥力显著低于次生林,植物生长及其产生的凋落物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改善.海岛普遍风大、缺水,植被恢复应选用适应海岛环境能力强的物种.猴屿植被破坏导致生态位缺失,进而造成马缨丹生物入侵,影响海岛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地球》2015,(2):105
<正>第一次,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度下降了,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灭绝。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济南市玉绣河一期绿化工程三个地段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einer指数(H')、Simp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作为样地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结合对样地的植物群落的组成分析,对玉绣河绿带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济南市玉绣河沿河绿地的物种多样性存在的问题和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干旱山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不同尺度下物种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典型干旱山地生态系统不同生境(土质山坡,石质山坡)的植物群落在不同取样几度下所测定的植物物种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了曲线拟合和分形维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从物种数随取样尺度的变化曲线(对数曲线)看(p〈0.01),土质山坡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曲线比较平滑,石质山坡(草本和灌丛混合群落)曲线较粗糙。两个样地植物群落物种数在不同取样尺度下变化的趋势不同。分形维数变化趋势表明,两个样地植物物种数随取样尺度(r)变化趋势的差别较大,土质山坡植物群落物种数空间变化异质性不大。可以找到合适的取样面积;石质山坡物种数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大,物种分布空间格局较复杂。在整个山坡范围内没有合适的取样面积。因此,建议在干旱山地石质山坡上进行植物群落研究时采用设置典型样方方法,同时尽量增加样方数量,使取样尽量代表整个山坡植被。  相似文献   
107.
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控制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节律、规模和归宿。从海洋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有害藻华的控制、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机制、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的研究方法和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模型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控制浮游植物种群演替的贡献,为进一步预测和控制有害藻华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前,《中国矿物志》第五卷《含氧盐矿物卷》第二分册编著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表明我国近30年历程的矿物立典研究推进顺利。《含氧盐矿物卷》分两册,第一分册于2000年编著并于2006年结集出版;第二分册是《碳酸盐、硼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类矿物卷》,2011年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申请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并于2012年5月开始编著。据负责第二分册编著工作的蔡剑辉教授介绍,截至2011年,IMA CNMNC(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分  相似文献   
109.
110.
通过于2007-2011年对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样方的调查,应用 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研究植物物种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植被盖度和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值均最大,流动沙丘条件下最小;Hill多样性指数排序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水分条件的变差,物种多样性同样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按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其相应的立地条件分别为丘间低地、缓平沙坡、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选取的土壤因子对过渡带植被分布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土壤含水量>pH值>全钾>有机质>速效氮>全氮>速效钾>全磷>土壤盐分>速效磷。土壤含水量和pH是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前3个轴的环境解释率为98%,证明排序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