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2篇 |
地质学 | 24篇 |
海洋学 | 6篇 |
综合类 | 7篇 |
自然地理 | 1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处置与利用是现代化城市面临的重大环境工程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佳木斯城区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该城市的固体废物堆放现状,列举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分析对其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机理,最后讨论了处置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3.
动物粪便中的氮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有几种途径,包括粪便池的泄漏、疏忽的喷洒、地面迳流、不适当的排泄、大气扩散以及过度地粪便施肥等。动物粪便中的氮经硝化作用后,在浅表地下水中具有高度的可移动性,由于硝酸根结合阳离子的能力低,硝酸盐的浓度只能靠脱硝作用削弱,因此,土壤和含水层中的硝酸盐浓度高。 相似文献
34.
The molecular biomarker compositions of the ornithogenic sediments (YN), from Svalbard, Arctic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lkanes had a bimodal pattern and their odd-even preference was not obvious. The alkanes contained 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 (UCM) and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pristine and retene, indicating pollution from the nearby coal mines. The n-alkanols in the sediments had even-to-odd preference, and they might originate mainly from modern biota. Sistosterol, the main sterol in herbivores feces, was the dominant sterol, indicating that sitosterol might be a good biomarker of input from the birds feces in the sediments. The fatty acids of the sediments showed acid. The α-hydroxyl acids and ω-hydroxyl fatty acids were also detected in the sediments. In summary, the organic matters in the YN sediments were from the adjacent coal mines, bird feces, and plants. 相似文献
35.
柴北缘牦牛山组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盖在前泥盆系之上,记录了该地区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时间。对柴北缘牦牛山一带牦牛山组上部火山岩段两个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样品进行锆石U Pb同位素测定,两个样品的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3965±24) Ma(n=17,MSWD=33)和(3958±12) Ma(n=20,MSWD=11),均被解释为火山岩喷发年龄。结合东昆仑造山带牦牛山组测年结果,认为柴达木盆地周缘牦牛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晚志留世—晚泥盆世,且东昆仑与柴北缘加里东造山作用结束的时间均为早泥盆世之前,而非传统认为的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36.
东昆仑造山带牦牛山组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东昆仑造山带牦牛山组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盖在前泥盆系之上,记录了东昆仑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时间。对格尔木南锯齿山一带牦牛山组上部火山岩段的英安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测年,11颗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06.1±2.9)Ma,这表明牦牛山组上部火山岩形成于早泥盆世,进一步佐证了根据牦牛山组底部磨拉石中火山岩夹层的岩浆锆石U-Pb年龄所得出的结论:东昆仑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时间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而非传统认为的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37.
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在岩溶水系统污染物衰减与运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胶体在岩溶水系统污染物衰减与运移中的作用,介绍了关于瑞士某岩溶水系统内颗粒物与微生物污染间关系的实验结果。该实验场包括一个接纳农田排水的落水洞及与其相连的两个泉,其中一个泉是供水水源地。利用便携式粒子计实时监测泉水中颗粒分布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浊度、总有机碳和其它参数进行连续监测;并对水中E型大肠菌群进行了分析。在暴雨过后,观测到了浊度的两种不同表现:即泉排泄量增加时,浊度最初表现为脉状水动力条件下岩溶系统内沉积物的二次运移;几天后观测到的浊度则表明水已从落水洞到了泉口,常常具有高的总有机碳、硝酸盐及E型大肠菌群。颗粒分布分析结果差异更大:早期的浊度是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混合,而后期的浊度更多是由较细颗粒构成,因为大颗粒物已沉积在落水洞到泉口之间的岩溶系统内。E型大肠菌群与0.9~1.5 μm颗粒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而较细颗粒的相对增加可应用于微生物污染 “早期预报系统”。除了水污染,颗粒分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岩溶环境的其它问题,如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38.
东昆仑造山带牦牛山组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昆仑造山带牦牛山组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盖在前泥盆系之上,记录了东昆仑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时间。对格尔木南锯齿山一带牦牛山组上部火山岩段的英安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测年,11颗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06.1±2.9)Ma,这表明牦牛山组上部火山岩形成于早泥盆世,进一步佐证了根据牦牛山组底部磨拉石中火山岩夹层的岩浆锆石U-Pb年龄所得出的结论:东昆仑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时间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而非传统认为的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39.
于2021年4月至9月,在哈尔滨市兆麟公园中的野生鸳鸯(Aix galericulata)繁殖地,采集了野生鸳鸯的粪便和兆麟公园内相关的植物样本,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调查野生鸳鸯对兆麟公园中植物资源的利用状况;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研究孵化期野生鸳鸯取食植物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4月至9月(野生鸳鸯的繁殖季),在兆麟公园内,野生鸳鸯共取食了17科29种(含1种未知物种)植物,以榆科(Ulmaceae)、菊科(Asteraceae)、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和禾本科(Poaceae)植物为主,取食相对密度分别为26.15%、18.35%、18.34%和14.50%;在野生鸳鸯繁殖季,在野生鸳鸯的粪便中,植物根、茎、叶和种子的平均取食相对密度分别为0.23%、16.22%、61.21%和19.74%;在野生鸳鸯的交配期、孵化期和育幼期,野生鸳鸯对植物不同部位的取食偏好存在差异;在野生鸳鸯的育幼期,野生鸳鸯取食的植物种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其食物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2.67、0.89和12.11,明显大于野生鸳鸯的交配期和孵化期的相关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野生鸳鸯食物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大。在野生鸳鸯的繁殖季,兆麟公园中的野生鸳鸯取食的植物具有广泛性,取食的植物种类受季节变化和植物自身营养成分的影响。在野生鸳鸯的育幼期,野生鸳鸯对兆麟公园中的植物资源的利用程度较高。建议在绿化时,兆麟公园的管理人员应该保留鸳鸯等野生鸟类取食相对密度较大的本地植物,例如,中华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和东北蒲公英(Taraxacum ohwianum)等;在野生鸳鸯的交配期,应该重点养护榆树(Ulmus pumila)和重瓣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等植物;在野生鸳鸯的孵化期,不清除鸭跖草;在野生鸳鸯的育幼期,适当保留早熟禾(Poa annua)、龙葵(Solanum nigrum)和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以及适当补充种植马蔺(Iris lactea)和玉簪(Hosta plantaginea)等既能起到绿化作用,又能作为野生鸳鸯食物的本地植物。 相似文献
40.
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风险与控制策略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排放不断增加。2002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达27.5亿吨,畜禽粪便农用地的平均负荷为4.19吨/公顷,畜禽粪便每年流失至水体的总氮、总磷、BOD、COD分别为87万吨、34.5万吨、600万吨和647万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将我国各省农用地受畜禽粪便污染的风险分为4级;上海受污染的风险等级最高,其次是河南、天津和山东,北京、江苏、河北、安徽和湖南再次之,其余22个省份农用地受污染的风险相对较小。加强畜禽粪便的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