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8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文章于杭州湾南岸潮滩布设3个采样断面并采集沉积物样本,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基本为粗粉砂和细砂,由海向陆粒径逐渐变细且分选性逐渐转差;所有站位重金属含量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Pb、Zn、Cu、Cr、Cd和Hg,断面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Cu、Hg和Pb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本次采样调查结果与邻近区域数据和同区域历史数据相比有所不同;根据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Cu、Pb和Zn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Zn、Cd和Cr与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区别较大,研究区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为低度和中度,除Cd外其他重金属处于低生态危害水平,研究区重金属总体生态危害为低度。调查和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区域重金属环境影响和制定污染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潮滩底质粒度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加林 《海洋科学》2008,32(8):53-57
以杭州湾南岸为例,探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潮滩底质的粒度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互花米草潮滩底质由黏土质粉砂、粉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组成;从杭州湾口向湾内,互花米草潮滩底质中值粒径逐渐变粗,分选性变好;从低潮滩向高潮滩,互花米草潮滩底质的中值粒径逐渐变小,分选性变差。互花米草盐沼的形成使得潮滩底质粒度及其分布特征产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03.
蟹类底栖动物对河口潮滩无机氮界面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河口的沿岸及岛屿潮滩潮滩湿地为研究区域,结合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模拟分析,初步研究了大型穴居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naan)活动对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以及界面处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潮滩蟹类底栖动物活动对潮滩滩面地貌施加了显著的改造作用,蟹类活动较集中的地段,蟹洞覆盖率达到2%~3%,滩面掘出沉积物高达1~1.5 kg/m2。潮水淹没情况下,小范围内高密度的蟹类活动能通过机体排泄、加强沉积物再悬浮及促进沉积物-水界面溶质交换等方式致使沉积物出现三态无机氮的巨大释放。蟹类活动造成的洞穴结构及对沉积物的翻动混合能增加沉积物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沉积物中有机氮的矿化和NH4 的释放,造成无机氮在沉积物中的剖面分布特征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4.
潮滩是联系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互过渡带,与陆地湖泊、河流和深海系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潮汐作用下由于潮滩受潮水周期性浸没和暴露的影响,使得潮滩界面成为一个典型的沉积物-水-气周期性交互作用界面.潮水的周期性涨退将诱使潮滩沉积物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1].在暴露期间,因蒸发作用潮滩沉积物可能会发生失水现象,并引起沉积物孔隙水发生迁移和水溶性物质扩散梯度发生变化[2,3].在暴露失水过程中,空气也可能会占据沉积物间隙,并引起潮滩沉积物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加剧了沉积物-气界面之间需氧过程的发生[4,5].  相似文献   
105.
对双台子河口潮滩上所采集沉积物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以及元素组合特征,探索了微量元素在河口潮滩上的迁移富集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潮滩沉积物中Cu、Pb、Zn元素富集,V元素流失;除Ti、Ba、Sr、Zr外,其余11种元素均表现为高潮滩比中低潮滩含量高;R型因子分析识别出3个微量元素组合,分别是Mn、Rb、Co、Cu等为代表的亲铁亲铜的元素组合,Sr、Ba等与含钾矿物有关的元素组合和Nb、Y等与细粒黏土有关的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106.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三角洲附近沿海潮滩和湿地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于1988-1991年,对长江三角洲附近沿海潮滩和湿地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利用高程-面积法、沉积速率法,并引进未来冲淤趋势参数,对全区14个典型潮滩断面进行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估算。结果表明,当海平面上升0.5m和1.0m时,全区潮滩面积分别比1990年的减少9.2%和16.7%;湿地面积减少20%和28%,并发生高级类型向低级类型的逆向演替。各岸段损失率相差悬殊,以侵岸段较大,淤涨岸段将减缓淤涨,甚至  相似文献   
107.
长兴、横沙两岛潮滩沉积物的粒度概率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兴、横沙两岛潮滩沉积物粒度概率曲线的分析,揭示了潮滩沉积物的以下特点:1.以跃移组分为主,悬移组分次之,滚动组分极少;2.随着沉积物的变细,跃移组分含量呈减少趋势,悬移组分相反;3.跃移和悬移组分具有显著的双段式特征,反映了潮流的双向搬运和沉积作用;4.跃移-悬移组分的临界粒径(ψ)与样品的平均粒径M(ψ)之间呈抛物线型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8.
港湾淤泥质潮滩的周期变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浙江三门湾为典型半封闭强潮港湾,淤泥质潮滩十分发育,存在沉积地貌相带分异。潮滩发育过程中,冲刷和淤积状态交替,形成涨落潮周期、大小潮周期、年周期、多年周期和风暴的“潮滩循环”,与动力环境因素的周期变化相关;台风引起剧烈滩槽交换,是其重要的非潮汐因素。由于毗邻潮汐汊道,湾内宽广蓄潮区导致强劲落潮优势流,自然状态下潮滩及潮下带淤积缓慢。据210Pb和137Cs分析,近百年来长期平均沉积速率为0.56~0.81cm/a.但自60年代以来,湾内大量围涂堵港,导致潮下带浅滩与深槽淤积加快。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多期遥感数据,对浙江省东部象山港一带近30 a来的海岸线及潮滩变迁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结果表明,该区淤泥质海滩发育,海岸类型以淤泥质为主,岸线在1986~1996年间有较大变化,外迁宽度最大达1 700 m,1996年以后基本进入稳定状态。潮滩发育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0.
一种基于数字伴潮海岸线的潮滩淹没区仿真算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伴潮海岸线(digital tide-coordinated shoreline,DTS)的潮滩淹没区仿真算法。此算法在建立数字潮滩模型和瞬时水位模型的基础上实时提取DTS。根据DTS的类型确定不连通的洼地,并快速计算其影响域,同时合理地确定潮滩与水面模型的表达方式,正确构建和显示淹没区。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在表达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上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