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91.
齐仁贵 《地下水》1990,12(3):133-134
根据柯夫达公式计算极限埋深h_0,一般是假设n=1、2或3,然后根据实测的ε、ε_0和h值计算出h_0。这样计算出的h_0值不是实际的潜水蒸发极限埋深。n值不一样,得出的h_0值也不一样。在实际计算中,也可根据多  相似文献   
192.
稳定同位素和元素组成判定潜水河雨后地表径流水的构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潜水雨后地表径流由地表下潜水、雨水地面上径流、雨水风化层径流构成,三部分水均随河道流量的增减而增减。其中地表下潜水超过一半,雨水挤压和置换雨前地表下潜水的作用是该流域降雨形成产流的重要作用。雨水地面上径流在流量过程线退水段转折点附近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93.
194.
杜琦 《地下水》2006,28(4):40-41
本文对地中蒸渗计与自然潜水水分运移机理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充分考虑降雨入渗补给物理机制的条件下,运用非饱和带重力蓄水库容调节、土壤复蓄计算对地中蒸渗计降雨入渗资料的处理方法:即P'r-W-Pr方法.该方法结构简单,概念清楚,符合自然实际情况,实现了地中蒸渗计降雨入渗资料向自然实际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的转变,弥补了地中蒸渗计监测降雨入渗补给的缺陷,使地中蒸渗计的实验数据更加接近自然.  相似文献   
195.
针对高潜水位煤矿区煤炭开采后极易形成大面积的沉陷积水区,且沉陷水体信息易与矿区其他地物混淆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针对高潜水位矿区水体信息提取的增强型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E-MNDWI).对研究区典型地物光谱进行分析,将E-MNDWI应用于Landsat系列数据,并对比验证该指数与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的精度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投入运行后,利用E-MNDWI提取沉陷水体的精度普遍较MNDWI高,总体精度在90%以上,Kappa系数大于80%.选取高分1号数据作为验证数据源,发现E-MNDWI的计算面积精度高达93.07%.与其他水体指数对比,E-MNDWI的综合精度最高.E-MNDWI对于山区和平原水体提取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消除山体阴影和其他物体倒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6.
张晋勋  赵刚  韩玉珍  张雷 《岩土力学》2022,43(11):3107-3116
将降水工程抽取的地下水进行资源性回灌是高渗透性富水地层地下水控制中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一种有效选择。当回灌场地受限离降水影响区域不够远时,降水与回灌可能存在耦合作用。基于潜水完整降水-回灌井群的浸润线方程,建立了一体化降水回灌井点群系统等流量近似理论解和等效大井近似理论解公式,并进行了误差分析。以北京某基坑工程为例,一体化降水回灌工程的近似理论解、数模分析、流量实测三者结果能互相符合,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给出了应用公式进行场地受限条件下一体化降水回灌设计问题的求解思路、求解步骤,建立了潜水完整井的一体化降水回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7.
新疆孔雀河灌区面临地下水超采问题,科学认识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发育条件和演变特征,是优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基础.通过构建第四系含水层三维地下水稳定流模型,利用流线追踪技术,模拟识别了孔雀河流域19702020年期间地下水流系统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不同补给区和排泄区通过流线进行组合,在孔雀河周边形成了交错分布的地下水流系统,其空间分布格局随灌区地下水开采规模而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的拟天然状态,灌区主要发育自北向南的地下水流系统,其空间分布格局取决于水文地质参数和排泄要素,并可能存在1~4个以孔雀河为排泄带的流动系统.在有强烈地下水开采的现状条件下,灌区地下水流系统转变为从四周流向漏斗中心,截断了从孔雀河上游渗漏到中下游河道排泄的水流系统.近50 a来,以潜水蒸发为排泄方式的地下水流系统投影面积萎缩了29%,而以地下水开采为排泄方式的地下水流系统投影面积从零增加到研究区面积的40%.潜水蒸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灌区地下水开采应有所控制以保障潜水蒸发型地下水流系统的发育条件.  相似文献   
198.
潜水含水层井流模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在潜水含水层中开展的10组高分辨率抽水试验,探讨了泰斯(Theis)、博尔顿(Boulton)和纽曼(Neuman)3种潜水井流模型的识别精度。结果表明:泰斯模型由于忽略了潜水含水层的三维流动和潜水含水层重力释水的滞后效应,因此无法真实反映潜水井流的运动特征和释水机理;博尔顿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抽水试验早期潜水含水层重力给水滞后的主要特征;既考虑潜水含水层重力滞后给水机理,又同时考虑了潜水含水层三维流动特征的纽曼模型最能全面反映潜水含水层井流试验的运动特征和释水机理。  相似文献   
199.
基于野外调查、钻探数据和水井调查,明确图木舒克绿洲地区潜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并采用数理统计法、相关性分析、离子比值、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64组水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浅层地下水阳离子含量Na+Ca2+Mg2+K+,以Na+为主;阴离子含量SO42-Cl-HCO3-,以SO42-为主;(2)研究区四十四团19连、16连连线以北,四十四团青年连以南矿化度3g/L,为微咸水;金墩镇南,青年连以北矿化度3g/L,为半咸水和咸水,局部为盐水。矿化度整体上呈现南北低,中间高的分布特征;(3)潜水水化学类型在叶尔羌河沿线以南及四十四团13连、16连连线以北以SO4·Cl-Na·Ca型为主;叶尔羌河以北,四十四团13连南以Cl·SO4-Na型为主,四十四团16连南以Cl·SO4-Na·Mg为主;(4)潜水离子来源主要为岩盐与硅酸盐岩溶解,水化学过程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溶滤作用控制,同时也受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