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000篇 |
免费 | 4526篇 |
国内免费 | 55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79篇 |
大气科学 | 5907篇 |
地球物理 | 2988篇 |
地质学 | 19539篇 |
海洋学 | 2470篇 |
天文学 | 58篇 |
综合类 | 2342篇 |
自然地理 | 27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5篇 |
2023年 | 1212篇 |
2022年 | 1607篇 |
2021年 | 1667篇 |
2020年 | 1212篇 |
2019年 | 1474篇 |
2018年 | 1002篇 |
2017年 | 1021篇 |
2016年 | 1205篇 |
2015年 | 1312篇 |
2014年 | 1958篇 |
2013年 | 1600篇 |
2012年 | 1768篇 |
2011年 | 1790篇 |
2010年 | 1639篇 |
2009年 | 1656篇 |
2008年 | 1623篇 |
2007年 | 1325篇 |
2006年 | 1234篇 |
2005年 | 1236篇 |
2004年 | 1018篇 |
2003年 | 1020篇 |
2002年 | 824篇 |
2001年 | 837篇 |
2000年 | 825篇 |
1999年 | 757篇 |
1998年 | 660篇 |
1997年 | 715篇 |
1996年 | 584篇 |
1995年 | 580篇 |
1994年 | 512篇 |
1993年 | 411篇 |
1992年 | 394篇 |
1991年 | 311篇 |
1990年 | 260篇 |
1989年 | 171篇 |
1988年 | 85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7篇 |
1974年 | 5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SiegfriedA.W.Gerstl 《遥感学报》1997,(Z1)
我们已经研究了从空间测量冠层热点BRDF的几个构想,其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有主动光照和分置探测,以上二法可以从空间用探照灯模式进行热点的角度分布测量。构想中包含了一个可定向的光照源,如工作在大气窗波长的激光器,和一些固定在光源周围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探测器,用来接收几乎和原路反射方向同轴的光子。卫星微波控制和指令将允许激光定向和探测器聚焦,使整个系统象一个具有近于无限定向能力的探照灯一样工作。我们称这种构想中的卫星为热点探照卫星(HSSL)。卫星的标准高度为600km,这将可以测量热点BRDF达到18度的相位角。分布的探测器可测量热点角度分布的强度方面,而无需复杂的成象探测器。为提高信噪比,系统可在夜间工作。这样,热点角度特征就能被量化和参数化得足够细,也就可以提取植被结构和生物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23.
24.
从确定初夏适宜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过程日入手,对少雨或多雨时段的500hPa候平均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类,并简要阐述了少雨候向多雨候转换的几种型式,对制作初夏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期的天气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本文讨论分析了1994年盛夏东亚季风区垂直积分的平均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场,揭示出该时期东亚季风区存在四个强水汽泊;西太平洋、东涨、苏禄海、安达曼海和三个水汽汇:华北、长江中游南岸、南海南部。山西位于华北汇区中,盛夏降水的水汽是由安达曼海和莎经取西南气流,东南气流输送而来。 相似文献
26.
徐峻龄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8(4):23-27,104
作者曾在1989年提出关于高速滑坡形成机制的一种解释-“闸门效应说”此后,又进行了这方面的模型试验,并在滑坡预报研究中监测到焦家村滑坡的变形过程,二者均证明,“闸门效应说”是正确的,本文对此了简要介绍,本文还据实际观察到现象指出,由于环境条件不同,高速滑坡滑体的运动既可以表现出滑动特征,也可以很快转化成碎屑流有面出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27.
小秦岭地体中的褶皱包括露头褶皱和宏观褶皱和宏观褶组成褶皱的面理为闪生构造面理。露头褶皱为地壳早期伸展机制下发生左行张扭剪切作用产生的构造形迹;宏观褶皱为侵入岩浆穹起、底辟作用向外扩张窨推拉围岩形成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28.
1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位于德钦县拖顶乡尼任。区域构造上处于松潘-甘孜褶皱系,中甸褶皱带,布伦-石鼓褶皱束。矿区出露泥盆系中、下统。泥盆系下统(D1)为一套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顶部具一层厚约10米的黑色含石膏条带炭质、钙质板岩;中统(D2)为一套局部大理岩化的内碎屑白云岩、砂质、泥质白云岩。矿区为一向北东~北北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发育近南北向的逆断层及近东西向的正断层。铜矿(化)体产出于中泥盆统(D2)底部白云岩中,受层位及岩性控制,已发现5个铜矿体(图1)。1·1含矿层铜矿(化)体产于泥盆系中统下段(DZ),岩性… 相似文献
29.
铅锌矿床赋存于陡山论组碳泥质白云岩中。合矿地层的Ph、Zn、Ag、Cu、Co、Ni等元素含量普遍较高,各元素间呈正相关关系。北东~北北东高角度道断裂控制了矿带的展市方向,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脉)的空间形态。矿物原生分带明显,矿床下部为破铁矿;上部为铅锌矿。地表为风化型铁矿。成矿经历了三个阶段:同生沉积(成岩)→后期改造→地表及浅部氧化。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