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29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徐双全 《海洋测绘》2007,27(5):40-43
归纳整理了涉及海塘滩涂管理的信息数据,界定了海塘滩涂管理信息的各种术语,规定了海塘滩涂管理信息的分类体系和编码,确定了海塘滩涂管理信息的GIS图式符号标准,制定了海塘滩涂管理信息的属性表,为海塘滩涂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储、共享和交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12.
上海潮滩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扼居长江河口,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上海潮滩。在河流与海洋动力相互作用下,大量泥沙在长江口和杭州湾潮间带和潮下带地区沉积形成了丰富的滩涂资源;同时,上海市潮滩滩涂资源面临着长江泥沙来量减少、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蚀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实行滩涂资源开发的生态化布局,加强滩涂资源的综合经营管理力度,加大滩涂资源利用的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13.
淤泥质海岸后方大面积的低地平原主要通过海岸上建设的涵闸排水,潮滩匡围对沿海涵闸排水的影响是围垦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条子泥西侧岸滩仓东片匡围为例,探讨了不同堤线方案下邻近闸下流槽各种落潮水量组成及其维护闸下排水能力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合理的滩涂匡围堤线方案,在平均潮汛及一般大潮汛时对邻近闸下排水能力影响较小,而在风暴潮或秋季大潮汛时有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若干次冲淤保港来解决。  相似文献   
314.
长三角海岸带是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剧烈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在沿海开发逐渐深化与政策助推背景下,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已成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热点区,分析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过程对推动长三角沿海发展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0?2018年5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桑基图、年变化率、动态度及核密度分析方法,揭示了近39年来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在数量结构、空间形态、重点地类集聚及海陆梯度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 2018年长三角海岸带基底景观由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构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9.86%,呈现出北耕南林、建设用地呈散团式镶嵌其中的空间格局。(2)近39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在数量结构和空间形态上变化各异,其中,在数量结构上整体呈现耕地持续平稳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快速增加、林地波动式微弱减少、草地和水域波动式微弱增加的发展趋势,且历经围填海开发面积累计达2 161.01 km2;在空间形态上主要呈现出建设用地斑块遍地开花并伴随局部爆炸式扩张、耕地斑块逐渐缩减且趋于破碎化、江苏和上海东部以及杭州湾沿岸围填海开发形成明显湿地景观的演变态势。(3)重点针对建设用地和湿地开展空间集聚演变特征分析,其中,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呈小而散且扩张集聚度呈持续增强趋势,形成由“单中心”趋向“多中心”空间集聚格局;滩涂资源呈现数量少、斑块小且分布散的特征,总体呈减少趋势,各时期扩展热点区及缩减热点区地处县市各异。(4)在距离海岸线20 km范围内,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明显的建设用地趋海及海洋用地趋陆的变化规律,且江苏、上海及浙江沿海地带的各地类动态度海陆梯度变化规律各异。  相似文献   
315.
利用长江河口实测1958-2013年水下地形数据,基于ArcGIS技术和DSAS软件分析了拦门沙河段滩涂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口重大工程建设、流域来沙状态对滩涂资源的变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58-2013年,长江河口滩涂资源总量略有下降,但最近十年趋于稳定,维持在2 350km2左右。(2)长江河口潮滩-5m等深线以下已经出现侵蚀,垂向侵蚀速率为达7.3cm/a;(3)近10多年流域来沙剧烈下降对潮下带0~-5m区域的滩涂资源淤涨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而河口重大工程建设则是近年来0m以上滩涂逆势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16.
江苏省金桥盐业有限公司位于连云港海岸360km^2。的大地上,是一个集盐、化、养和产、加、销于一体的传统型国有企业。近年来,金桥盐业公司乘江苏省政府实施“海上苏东”战略的强劲东风,在突出海盐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开发滩涂水面。抓好结构  相似文献   
317.
我国海洋滩涂主要污染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海洋滩涂因其资源丰富且易开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及异常海况变动造成海洋滩涂生态正在恶化并日趋加剧。在介绍海洋滩涂主要污染物类型的基础上,本文对海洋滩涂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组成、来源、空间分布及污染水平进行概述,列举滩涂污染生态风险评估主要方法,剖析滩涂污染引发的主要问题,总结近年来滩涂治理的思路和措施,旨在为新型沿海滩涂管理及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18.
蛎岈山,位于江苏省海门市东灶港港口东北约4海里的黄海,方圆约3.5万平方千米,是由神赐摩食,海中牛奶之称的牡蛎活体堆积成的生物岛礁,也是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近年来,海门市不仅加大蛎岈山的保护力度,而且不断加以拓展开发,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营养美食、人文研究等为一体的综合基地,雕琢一颗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319.
激光雷达在滩涂海岸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集激光测距、计算机、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等技术于一身的崭新技术,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在分析滩涂海岸带的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指出应用LIDAR技术解决滩涂海岸的地理数据采集问题是一种有效手段,并探讨了LIDAR技术在滩涂海岸测绘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320.
海塘滩涂信息的研究在水利工程建设、海塘管理、滩涂围垦、防洪抢险等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彩红外航片通过一系列处理对上海市的边滩资源进行了提取,运用监督分类与目视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解译分析,并对分类结果进行野外核实与修正,为海塘滩涂部门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所获取数据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