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32篇 |
免费 | 1137篇 |
国内免费 | 13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9篇 |
大气科学 | 366篇 |
地球物理 | 843篇 |
地质学 | 4049篇 |
海洋学 | 555篇 |
天文学 | 98篇 |
综合类 | 354篇 |
自然地理 | 3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334篇 |
2022年 | 460篇 |
2021年 | 464篇 |
2020年 | 306篇 |
2019年 | 314篇 |
2018年 | 250篇 |
2017年 | 278篇 |
2016年 | 255篇 |
2015年 | 269篇 |
2014年 | 341篇 |
2013年 | 275篇 |
2012年 | 327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24篇 |
2008年 | 224篇 |
2007年 | 240篇 |
2006年 | 187篇 |
2005年 | 171篇 |
2004年 | 166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26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126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62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东秦岭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原地—准原地改造型花岗岩特征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东秦岭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具有不同的岩石建造特征,两褶皱带的改造型花岗岩类之间也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化学成分特征。研究表明源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造型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92.
对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燕山期具类似于板块俯冲带花岗岩成分变化规律(成分极性)的八宝山、柳关、后瑶峪花岗斑岩类的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斑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新太古代的太华群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与地幔来源物质混合形成的产物。稀土元素含量非常低的八宝山花岗斑岩在岩石形成过程中有流体与其发生交代作用,由于交代及混合作用造成花岗斑岩类的Rb—Sr等时线多为假等时线;柳关花岗斑岩基本上完全由太华群的斜长角闪岩提供物质,豫西地区燕山期的花岗岩岩基其物质来源更为复杂,可能有宽坪群为其提供物质。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97.
介绍基于直接数字合成技术(DDS)研制的正弦激励源系统工作原理,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仿真正弦激励源数据,结果表明,幅值稳定性可达到10-6~10-7,频率稳定性达到10-4,该系统能解决以往正弦电路中幅值稳定度和高频时频率稳定度差的问题,提高航空重力仪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98.
海盆沉积“源-汇”系统分析:南海北部珠江海谷-西北次海盆第四纪深水浊积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近年来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多波束测深数据,在珠江海谷及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区发现大规模发育的第四纪重力流沉积体系,该沉积体系沿珠江海谷以北西-南南东方向贯穿整个北部陆坡,进入西北次海盆后呈扇形展开,形成珠江海谷-西北次海盆大型深水浊积扇系统。据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差异,将珠江海谷划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为过路侵蚀和水道下切,中段以水道充填和天然堤沉积为主,南段以水道-天然堤和朵叶体沉积共存为特征,揭示出北部陆坡珠江海谷是珠江口外陆缘物质输送海盆深海平原的主要通道;海盆区总体以朵叶体发育为特色,呈扇形展布。深水扇系统可分为三期次沉积体,其区域结构记录了重力流沉积物从侵蚀、卸载到南海海盆作为限制性盆地接收陆源沉积物的全过程,为“源-渠-汇”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完美的范例。本文以珠江海谷-西北次海盆第四纪深水浊积扇沉积体系为例,完整地揭示了水道-扇体的组构和特征,清晰呈现了陆坡-海盆砂体展布的规律,可为建立南海北部新近纪早期深水扇形成模式提供参考,有助于指导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99.
文中首先介绍了DOT2008A模型建立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我国48个长期验潮站19 a连续观测数据验证DOT2008A模型的精度,其均方差为0.118 m,残差的标准偏差为0.086 m;联合多源测高卫星建立的海面地形模型数据验证DOT2008A的精度,均方差为0.106 m,残差的标准偏差为0.099 5 m,且其残差分布图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从实验结果来看,DOT2008A模型在我国周边海域精度较高,其建立方法较为合理,转化应用价值较高;同时与多源测高卫星建立的海面地形比较结果来看,验证了自主建立的海面地形模型的正确性,对建立我国高精度海面地形模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青海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其源汇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的2 856个土壤统计剖面数据,计算了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土壤0~20 cm和0~65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根据1∶400万数字化土壤类型图,统计了不同类型土壤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结合本研究采集的105个表层土壤数据,估算了青海省典型地区土壤有机碳近30年来的年均变化量。研究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温度、降雨等气候因子的关系方程,根据青海省土地利用现状估算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青海省土壤碳源汇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0~20 cm表土层SOCD20加权平均值为4.509 kg/m2,其值在各类型土壤间差异较为显著,SOCR20为2.953 Pg;0~65 cm的SOCD65加权平均值为13.597 kg/m2,SOCR65为8.904 Pg。由于受气候、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海拔等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带状分布特征;(2)近30年来青海省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3)根据气象站的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的年均气温变化趋势,预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土壤将表现出碳源效应,而研究区愈加明显的人类活动影响、大面积草地退化等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也是造成土壤碳释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