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2篇 |
免费 | 314篇 |
国内免费 | 1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9篇 |
大气科学 | 382篇 |
地球物理 | 245篇 |
地质学 | 1240篇 |
海洋学 | 61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74篇 |
自然地理 | 2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62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99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105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4年 | 5篇 |
192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Copula函数在分期设计洪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期设计洪水既要满足防洪标准,又能反映洪水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现行分期设计洪水模式假定各分期频率均等于防洪标准T的倒数,使得分期设计洪水值不能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本文选择合适的Copula函数构建汛期分期为三分期、边缘分布为PIII分布的分期设计洪水的联合分布.在假定分期设计洪水的联合重现期等于防洪标准T的前提下,推导基于Copula函数的分期设计洪水频率和防洪标准的关系,进而推求分期洪水设计值,并与现行分期设计洪水模式的计算成果相比较,分析论证了基于Copula函数分期设计洪水的合理性,从理论和方法上回答和解决现行分期设计洪水中存在的问题,为分期设计洪水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2.
993.
珠江水上涨—广州水浸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珠江干流上的广州市,数十年来,珠江洪水位逐年上涨,造成水浸街,带来很多不良效果,引进人们的密切关注。研究是什么因素造成珠江洪水的位壅高呢?本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围填海溃堤洪水演进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填海工程建于软土地基上,海堤易产生不规则沉降甚至坍塌,而在高水位期间可能发生溃堤灾害。本文采用HLL逼近Riemann解格式计算界面通量和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围填海工程溃堤洪水运动进行模拟研究。针对浙南某围填海工程,成功模拟了海塘不同位置发生溃堤时的洪水演进过程:溃堤初始时刻,围区内淹没面积和淹没水深增长迅速,其后洪水推进速度放缓,平均水深则经历下降、快速增长、缓慢增长3个阶段变化;并且南堤溃决事故下同时刻平均水深较东堤溃决时高0.3~0.5m,其洪水灾害性和风险性更高。进一步分析双溃口条件下淹没水深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可知,洪水完全淹没围填海区仅需要60min,溃堤4h后淹没水深可达1.7m,围区东、南部两股水流迅速交汇将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其他区域居民可有15min以上逃生时间。另外,糙率参数在±15%区间变化下,计算平均水深最大变幅为20%,淹没面积最大变幅为14%。研究成果对于减少溃堤突发事故损失,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为今后围填海工程的安全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对长江三峡巫山下沱遗址考古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本区古沉积环境变化以及古洪水情况。根据考古器物排比法研究,遗址剖面为商周以来的沉积地层。磁化率和孢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商周、汉代末期、唐宋文化层磁化率值较高,孢粉组合以木本和草本植物为主,有少量的蕨类植物,并有淡水藻类出现,木本主要为青冈属、芸香科、忍冬属、桃金娘科和朴属等,反映气候温暖湿润,有助于古文化的发展和兴盛。 相似文献
996.
鄂尔多斯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曾存在中央古隆起、乌兰格尔古隆起、渭河古隆起及乌审旗古隆起4个主要的隆起构造。作者通过沉积地层分布及构造演化过程剖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4大古隆起构造演化的差异性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差异,并首次提出“渭河古隆起”的概念。研究表明,4大古隆起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时代和区域构造环境,并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 中央古隆起形成于早古生代拉伸构造环境,在印支期发生构造反转而转化为坳陷沉降区; 乌兰格尔古隆起则是自盆地基底形成以来就已存在的长期继承性隆起,但在白垩纪及新生代发生差异隆升—沉降而分化为现今构造的不同单元; 渭河古隆起形成于白垩纪的区域挤压构造环境,也是在新生代发生差异隆升—沉降而分化为今构造的不同单元; 乌审旗古隆起是前寒武纪即已存在的古地形高地,早古生代并无进一步的发展,因而仅是在寒武纪海侵沉积时突显、奥陶纪开始沉积后即快速消隐。古隆起的控藏差异主要表现为: (1)古生代及之前形成的古隆起对盆地油气成藏多具有控相、控储及控制源—储配置等积极作用,且后期“由隆转坳”的古隆起对油气的成藏演化极为有利; (2)白垩纪以来的较晚期隆起对油气成藏总体以破坏性作用为主,尤以对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根据今夏(98年)发生在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历史特大洪水情况,就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就人类和自然环境生存问题提出了本人的看法,并结合利用现代测绘的高科技手段,叙述现代测绘在防灾,救灾,减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用曲线积分代替算术平均法来计算洪水流量演算中的时段平均流量,减少了时段△t对流量值的影响,使计算流量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