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1.
阐述了从明代至今七里海澙湖的演化过程.近年来,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七里海湖面萎缩,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正走向消亡.分析了其变化原因,并提出几点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42.
2009年春季(3-4月)在南黄海海域采用选择性代谢抑制剂技术测定了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的生长率和被摄食消亡率,研究了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根据生长率估算了聚球藻碳生物量、碳生产力及其对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总碳生物量的贡献.结果表明,在真光层内,聚球藻平均生长...  相似文献   
43.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22,自引:19,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世纪的百年中,地球物理学在经历了以活动论为内涵的板块构造和行星际探测双重革命的重大发展时期以后,当今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从全球地球科学发展趋势来看,地球物理学的未来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有挑战性,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全球化的复杂格局下.显然,当必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现和突破的机遇,同时也正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的转折点上.然而,当今我国的地球物理学却在不断削弱,并逐步入“消亡”,即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在这21世纪的新时期,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它面临的“危机”在哪里?其机遇又在何方?它在社会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长河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国人必须给予严肃的关注,以使其在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和逐步步入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发挥其本能的作用,并做出应有的新贡献.为此,本文将讨论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1)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导向和战略意义;(2)20世纪百年来地球物理学主要的重大成就;(3)当今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势态与危机;(4)当今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44.
《地图》2011,(4):12-13
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冰川大幅缩减,冰川融水较40年前减少约10亿立方米,局部地区雪线正以年均2米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上升速度竟达每年12.5米至22.5米,“照此速度,祁连山大部冰川将在200年内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45.
高建华 《地球》2011,(4):119-120
2011年刚开头,人们就有些惴惴不安:全球多个国家出现大规模动物集体死亡事件,死因众说纷纭,一时真假难辨。是通信发达的时代让小概率事件变成了“高频现象”,还是所谓“离奇”背后真的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6.
良渚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之一,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着重要联系。位于杭州瓶窑镇的良渚古城遗址,则代表了良渚文化发展的巅峰。我们采集了良渚遗址剖面的文化层、上覆黄粉土的土壤样品以及遗址周边地区的河流和钱塘江的沉积物样品,测试分析了它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通过对比黄粉土和文化层的同位素组成变化,结合遗址周边环境和前人对长江沉积物、东海沉积物的研究,我们推测,良渚黄粉土物质来源可能是东海、长江沉积物和钱塘江沉积物的混合,良渚文化可能并非消亡于来自周边山体的山洪,而是与海侵或者长江下游洪水泛滥有关。  相似文献   
47.
许志琴  杨经绥  朱文斌 《地质学报》2021,95(1):前插1-前插2
刊序板块构造理论诞生60年来,作为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大陆动力学研究也已进行了30年。板块理论被公认为"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五大成就之一,该理论的提出是一次地学革命,因为它重新调整了人们对地球动力学的传统认识。板块构造学说诠释了全球构造的许多现象。但是,与板块构造学说所阐明的大洋岩石圈生长和消亡过程相比,大陆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更为复杂:大陆地壳无均一成分、无共同成因、具有复杂的流变学特征、有复杂多样的造山带和盆地类型、有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有构造和热演化史不同地体的拼合、有流体和熔体对大陆岩石圈强度的改造,以及大陆板块聚敛和离散的轮回,因而板块上陆面临重大挑战!大陆动力学的兴起成为板块构造发展新的里程碑,逐步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需求(资源能源、环境和灾害)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8.
西藏东巧北尕苍见岛弧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班公错—怒江小洋盆内晚侏罗世存在向南的俯冲已被许多学者所证实,近期在班—怒带中部的东巧蛇绿岩带北侧发现一套晚侏罗世火山岩——尕苍见(组)火山岩,该套火山岩以内部变形微弱而明显有别于东巧蛇绿岩带,其地球化学特点反映具有岛弧性质,并具有初期为拉斑玄武质-钙碱性岩浆喷发,尔后以钙碱性火山活动为主,至晚期岛弧演化成熟,发生岛弧橄榄安粗质火山喷发活动,并伴有富Nb岛弧玄武岩产出。证明在班怒小洋盆内晚期也曾存在向北的俯冲作用。这一发现对完整重溯班—怒带构造演化和构建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西域新疆,在古代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众多湖泊哺育出生机盎热的森林、草原、绿洲。然而,新疆一些河流正在衰退,许多湖泊己经消亡,更令人担忧的是将来还会有一些河流要缩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50.
中特提斯是中生代中晚期存在于南、北大陆之间的海洋。该海洋在晚白垩世消亡后,遗留长千余公里的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在大量研究成果中,对中特提斯如何消亡这一重大问题至今分歧甚大。不少研究者持洋壳俯冲消亡(东太平洋模式)观点,但在俯冲方向上却有向南或向北之别。笔者则认为中特提斯是一个具有众多互不相通、时代早晚不同的狭窄洋盆的特殊海洋,綦肖亡过程中根本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洋壳俯冲,帮提出剪式闭合加地体逐次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