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497篇
测绘学   229篇
大气科学   769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680篇
海洋学   35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97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上海近30年来蒸发变化及其城郊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杨凯  唐敏  周丽英 《地理科学》2004,24(5):557-561
统计分析了上海龙华中心气象站和周边9个郊区气象站1970~2000年蒸发资料,结果表明:(1) 近30年来,上海郊区的蒸发变化和气候的冷暖期变化基本一致,20世纪80年代郊区蒸发量总体明显低于70年代;进入90年代增暖期后,郊区蒸发量呈逐渐上升趋势。(2) 市区蒸发状况与郊区出现明显反差,20世纪80年代市区蒸发量高于70年代,90年代以后市区蒸发量总体明显下降,与郊县蒸发量变化趋势相背离。(3) 城郊蒸发量历史资料系列的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近30年来上海地区的蒸发存在明显的城郊差异,城郊蒸发的差异及变化与区域下垫面状况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62.
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地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晖  汤进华 《热带地理》2003,23(4):350-353
研究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和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并与全国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呈多样化特征;②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就业结构的基本形式为"一三二"型,产值结构的基本形式为"二三一"型,表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产投比看,第二产业效益相对为优,而农业效益低下;从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看,无论就业结构还是产值结构都与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的基本形式相一致,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相比差距明显,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相似文献   
963.
青藏高原对我国热带气候及橡胶树种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爱良 《热带地理》2003,23(3):199-203
影响我国橡胶树存活以及产胶量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寒潮低温与台风的强风.这些都与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有关:1.高原促进并加强寒潮爆发南下,使得我国热带冬季低温比同纬度地区较低.2.高原对于我国热带西部起着屏障寒潮减缓降温,而对于热带东部则起着漏斗狭管效应而加剧了降温.3.冬季高原的动力作用,在热带东部形成上升气流,在热带西部形成下沉气流,因而东部多阴雨天而西部多睛天.4.夏季的季风雨保证了橡胶树生长的需要,而冬季少雨尤其是西部少雨而多日照,有利于橡胶树的越冬,并有利于抑制某些病害.5.滇中、滇东的横断山脉可  相似文献   
964.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刘文新  张平宇 《地理科学》2003,23(4):398-407
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问题。从网络普及率、网络信息资源丰度及互联网商业应用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并设计了互联网发展指数(IDI)、从人均的角度反映互联网发展的综合水平。表明: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梯度不同的是,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稍高于中部地区;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互联网发展综合水平的差异同样显著,按照IDI值大小被划分为6个等级。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区域人口素质水平、区域信息和知识生产能力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解释能力最强,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和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965.
热力隧道下穿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北京市北三环路和平东桥-太阳宫西路段热力管线工程中,依据设计热力隧道要下穿一处面积为23.4 m× 24.5 m的地表一层砖砌群房。由于隧道埋藏浅,且所处于富水粉质粘土之中,其抗扰动能力很差,常规的施工降水对强化土体效果甚微,经评价认为,普通的施工方法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地表沉降而危及地表房屋安全,同时,由于土体自稳能力极低,对施工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选定在不降水的条件下,采用水平长管棚支护技术和在隧道上半断面注浆技术,实现阻水、固土、均一沉降的目的,其有效地控制了土体沉降,保证了隧道安全贯通和地表建筑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966.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欧南凹陷上石炭统克鲁克组海陆交互混积型储层中获得良好油气发现,但该层段内烃源岩海陆混合型生物有机质组分及类型、生烃差异性等基础性问题的认识尚不清楚。选择尕海南山南坡柏树沟剖面克鲁克组烃源岩开展有机地球化学、XRD、岩石薄片、SEM等分析测试,研究了岩性及组分、丰度质量及类型、可溶有机质族组分及生烃母质等,结果表明:克鲁克组烃源岩残余有机质丰度总体较高,原始生烃能力强,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残留腐殖型(Ⅲ型)为主的干酪根,可溶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海洋低等水生生物有机质母质(Ⅱ型),反映出海陆两相混源生物有机质的特征,海相有机质在前次生烃过程中对生烃量的贡献相对高于陆源生物。大量放射虫等浮游硅质生物是克鲁克组烃源岩海相有机质的主要组分,是海相干酪根的主力生烃物质;晚石炭世,欧南凹陷南部古陆和北部海槽分别向凹陷提供陆相高等植物和海洋低等水生生物或富硅上升流,海相有机质的富集与硅质生物活动直接相关。该研究认识为探索石炭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优质烃源岩分布规律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对区域性油气勘探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7.
针对目前各种机载点云滤波算法缺乏详细对比的问题,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常用的3种滤波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滤波误差最小的滤波方法,以及各滤波算法对不同地形数据的适应情况.利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SPRS)提供的标准滤波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6组实验数据中,布料模拟滤波算法的总误差都是最小的;对于平坦地形数据,布料模拟滤波算法最合适,对于地形起伏的复杂地形数据,布料模拟滤波算法和渐进三角网滤波算法总误差值接近,但后者的滤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968.
为准确监测重点滑坡的活动状态,预防潜在的地质灾害,本文基于4景ALOS-2数据,利用改进的Pixel-Tracking技术获取金沙江白格滑坡2017—2018年间3个连续时间段内的运动分布,试验结果显示,滑坡体运动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通过对不同时段的速度对比后显示,该滑坡在灾害发生前期滑动位移存在明显的加速趋势。  相似文献   
969.
康玉柱 《中国地质》2015,(4):811-818
经多年研究和实践,认为全球有关油气地质差别很大,从地壳运动动力、海陆变迁与大陆地块形成演化、原型盆地类型、油气资源潜力及油气发展战略和方向出发,提出几个重大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如地球构造运动起源、地球海陆变迁特征、古生界变质作用、矿产资源形成与破坏、油气战略思考和调整方向。多年来,对上述几个重大问题的探索和科学研究,特别对全球油气勘探发展战略和方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0.
作为水力压裂监测的最有效手段,微地震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地面微地震监测因为便于施工、观测充分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微地震的特殊性,是否能够在地面强噪声环境下接收到有效的微地震事件,成为地面微地震监测整个技术环节的关键点。文中从水力压裂的产生能量、地面压裂车组噪声的干扰情况以及不同深度微地震传播的差异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信(有效事件)噪(地面噪声)"两个角度,得出了地面微地震可以接收到可靠的压裂信号的结论。在Yan227水平井水力压裂地面微地震采集的实际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为地面微地震技术开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