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63篇 |
免费 | 751篇 |
国内免费 | 4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86篇 |
大气科学 | 765篇 |
地球物理 | 339篇 |
地质学 | 3399篇 |
海洋学 | 707篇 |
天文学 | 16篇 |
综合类 | 6413篇 |
自然地理 | 13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30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211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08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300篇 |
2014年 | 1465篇 |
2013年 | 1048篇 |
2012年 | 1430篇 |
2011年 | 1426篇 |
2010年 | 1054篇 |
2009年 | 1351篇 |
2008年 | 1229篇 |
2007年 | 960篇 |
2006年 | 1030篇 |
2005年 | 926篇 |
2004年 | 668篇 |
2003年 | 426篇 |
2002年 | 249篇 |
2001年 | 207篇 |
2000年 | 156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108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07,4(6):27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5年是常德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了"民生"、水利、能源、交通、教育、工业等方面的建设,使常德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民生产总值跻身于全省三甲.全市共完成576个项目,用地10118.1公顷(151771亩).为城市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2.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时代音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两型社会”作为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一项重大决策被正式提出,自此,建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了中国城市与社会建设模式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53.
54.
瑞雪兆丰年,鸿业庆盛典。2012年12月20日,鸿业科技在北京举办了隆重的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来自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领导,软件公司和客户企业的代表及鸿业科技全体员工共300余人出席了活动。庆典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副秘书长齐继禄、栗元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长熊衍仁,欧特克公司中国区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55.
为贯彻自治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国土资源系统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动员大会。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为推进全区国土资源系统行政效能建设的开展,下面,我谈七点意见: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德保县气象服务的工作现状与农村对气象服务需求分析,提出增强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建议通过由政府牵头、气象部门落实,行业联手、优势互补,完善信息发布渠道,建立为新农村建设专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以及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宣传与服务工作相结合等方法.以增强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7.
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社会时期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开发耕地、发展种植业为主。工业社会乃至今天的信息社会,则是以工业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以及交通等公用设施建设用地为主: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丰十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是相对无限的,这样,固有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日益激化。 相似文献
58.
随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启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国家、省、市新的三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该文介绍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基本概念、主要建设内容,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服务对象、基本要求,细化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规范了建设行动。 相似文献
59.
双鸭山市国土资源局把新农村建设帮建任务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措施到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帮建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0.
论城市应急避险场所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减灾工作,加强应急避险场所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之一。1城市应急避险场所的性质笔者认为,城市避险场所的定义为:城市应急避险场所是为城市或城镇受到各种灾害侵袭而暂时离开居所的人群临时提供的、利用各种空旷场地和大型馆所预先设立的躲避灾难、居留和生活的公共场所。各种灾害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灾害、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受助人群包括当地居民以及受灾当地的外来人群。避险场所提供的是临时性的居留场所,其基本服务是政府免费提供的,一旦灾难结束或受灾家园得到重建,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