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刘文英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4):I0002-I0002
7—9月,江西省降水中东部偏多,其余地区偏少;气温偏高,Et照普遍偏少。总体上,伏旱不明显、秋旱较严重,暴雨未造成明显洪涝灾害,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但其间出现的暴雨、干旱、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给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2.
毛冬艳 《气象》2008,34(3):118-123
2007年1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3℃,较常年同期偏高1.6℃,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其中,四川、海南、广东、云南12月平均气温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6mm,较常年同期略偏多。月内,江南、华南等地出现的严重秋旱连初冬旱在下旬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大雾天气;下旬后期全国出现大范围大风强降温天气,东北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雪。  相似文献   
23.
陈鲜艳 《气象》2008,34(8):124-125
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6℃,较常年同期(15.6℃)偏高1.0℃,为历史同期第三高.新疆月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湖北、甘肃、青海为第三高.全国平均月降水量为66.0mm,接近常年同期(66.7mm).黑龙江月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宁夏、重庆为历史同期最少.  相似文献   
24.
河西走廊西段南北向左行逆冲活动断裂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柏林 《地质学报》2009,83(7):937-945
在河西走廊西段酒西盆地中心偏北部的阴洼山西侧发现了南北走向的阴洼山西缘左行逆冲断裂。该断裂长约4km,近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中等,是发育于北西向阴洼山右行逆冲断裂近北西端部附近的一条次级活动断裂。沿该断裂奥陶系灰绿色浅变质砂岩逆冲于白垩系紫红色砂砾岩、新近系桔红色泥岩和晚第四纪上更新世末期松散坡积层(热释光年龄10,3ka)之上。在剖面上断裂表现为自东向西的逆冲作用,其最新一次新构造活动时间在全新世中晚期(距今3~5ka)。在平面上该断裂断错自东向西从阴洼山山体流向西侧低丘斜坡戈壁地带的小冲沟致使冲沟呈“S”形拐折,反映出断裂具有明显的左行走滑。该断裂沿断层面的左行斜冲总位移达3000m,其中垂向位移为1800m左右,与阴洼山断裂垂向位移及阴洼山隆升幅度相当。该断裂的形成是阴洼山断裂右行逆冲活动所引起的局部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也对阴洼山断裂右行逆冲所形成的巨大位移在短距离内起到了消减和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25.
《干旱区地理》2021,44(5):1339-1349
河西走廊中东部是我国春季沙尘暴的高发区和重灾区,近40 a来共造成经济损失超15×108元,近百人死亡。该区春季沙尘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为了深入分析其时间变化规律,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利用该区3个代表站1961—2019年沙尘暴地面观测资料及2019年5月2次沙尘暴过程的气象资料,采用天气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该区春季沙尘暴的昼夜时间变化特征和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中东部春季沙尘暴日数近60 a呈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显著减少;各站不同强度沙尘暴昼夜变化明显:白天多且风速较大,20世纪80年代后一般沙尘暴多于强沙尘暴,高发区均在民勤。(2)沙尘暴过境时各站盛行风向昼夜一致,集中在西北风到偏北风之间;强沙尘暴最强出现在00:00—01:00、18:00—19:00,一般沙尘暴最强出现在08:00—09:00。(3)进一步对2019年5月午后和夜间发生的2次沙尘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午后过程风力大、有灾情;夜间过程强度强、持续时间长。2次过程虽然中低层形势基本相同,沙尘暴出现在水平螺旋度负值中心下游及地气温差大值时,但高空500 hPa形势不同:午后过程为横槽转竖,气温日较差、风速日变化大,层结不稳定,有高空风动量下传,且近地面层最大风速出现高度低;夜间过程主要是不稳定低槽发展和蒙古气旋底部冷锋影响,配合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但垂直风切变小。(4)河西走廊中东部春季沙尘暴不仅与大型的环流形势有关,还与垂直速度、水平螺旋度、全风速等物理量,以及地面温湿风日变化、不稳定参数和边界层要素有关。  相似文献   
26.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西走廊五市旅游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艳俊  杨林娟  柴洪  陈钰 《中国沙漠》2021,41(5):238-241
在对河西走廊五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增长潜力和产业环境等3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每个指标数据进行加权,然后通过定量分析法比较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结果表明:河西五市中,旅游竞争力顺序依次为酒泉、武威、张掖、嘉峪关、金昌。最后对河西走廊各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
河西走廊张掖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aking two false color composite Landsat 5 TM(Thematic Mapper)images of band 4,3,2taken in 1995 and 2000 as data resources,this paper carried out study on LUCC of Zhanye oasis in recent five years by interpretation according to land resource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1∶00,000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Databas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he results show tha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landuse/landcover in Zhangye oasis since 1995:(1)Changes of landuse structure show that cropland and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and built-up area increased,on the contrary,water area and grassland decreased.These changes reflect the deterionration of arrangement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2)Regional differences of landuse/landcover are evident,characterized by following aspects:in Sunan County located in Qilian Mountain area,unused land and grassland decreased,but cropland and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and built-up area inreased.In Minle and Shandan counties located in foothills,unused land,warer area and cropland decreased,but grassland and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and built-up area increased.In Zhangye City,Linze County and Gaotai County located in plain area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unused land,warer area and grassland decreased,while woodland,cropland and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and buile-up area increased.  相似文献   
28.
刘玉艳 《地球》2014,(1):37-39
2013年底,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截至2013年12月4日18时,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然而在2013年初,饱受雾霾困扰的北京却在此次全国雾霾中“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29.
王绳祖 《地震地质》2005,27(2):260-272
根据“网状塑性流动”大陆动力学模型,岩石圈的变形方式由浅层脆性向深层延性的转变以及岩石圈下层网状塑性流动的控制作用,导致板块内部的多层构造变形。GPS方法或断层错动反演方法所测定的只是浅表地壳。多震层的应变速率可用“地震复发间隔法”,根据先后两次地震的复发间隔和后发地震的发震概率予以估计。基于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共轭角与挤压变形之间的关系,可运用“共轭角法”估计该层的应变,并结合对于变形时间的估计,进一步推算网络的特征应变速率。文中给出了亚洲中东部地区岩石圈下层特征应变速率的等值线图,其数量级为10-15~10-14/s。控制多震层地震活动的主要是塑性流动网带,其应变速率大于网络的特征应变速率,除此以外,多震层的应变速率还受到驱动边界的直接作用、塑性流动波和上下层之间非连续分布软弱层的影响。根据青藏高原至华北平原11个潜在震源区所在地段多震层应变速率与岩石圈下层特征应变速率的对比分析,除临汾盆地1处偏差较大外,其余10处两者间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其比值β平均为1.75,分布范围为1.25~2.25。文中建议在进行中长期地震预测时,可根据岩石圈下层特征应变速率等值线图,结合比值β的引入,粗略地估计各潜在震源  相似文献   
30.
青海高原中、 东部多年冻土及寒区环境退化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4  
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强, 处于季节冻土向片状连续多年冻土过渡区的青海高原中、 东部多年冻土退化显著. 巴颜喀拉山南坡清水河地区岛状冻土分布南界向北萎缩5 km; 清水河、 黄河沿、 星星海南岸、 黑河沿岸、 花石峡等岛状冻土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出现融化夹层和不衔接多年冻土, 有些地区冻土岛和深埋藏多年冻土消失, 多年冻土上限下降、 季节冻结深度变浅; 片状连续多年冻土地温升高、 冻土厚度减薄. 1991-2010年巴颜喀拉山南北坡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下界分别上升90 m和100 m, 1995-2010年布青山南北坡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下界分别上升80 m和50 m. 造成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为气候变暖, 使得地表年均温度由负变正, 冻结期缩短, 融化期延长, 冻/融指数比缩小. 伴随着冻土退化, 高寒环境也显著退化, 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覆盖度降低, 高寒沼泽湿地和河湖萎缩, 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造成了地表覆被条件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