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432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678篇
海洋学   48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107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11.
古红土的发育与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布于江南丘陵地的第四纪红色粘土,通常由均质红土质、网纹层和砾石层所构成,它是第四纪初期的沉积物,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成土作用的特征,故称为古红土。深厚的红色风化壳、酸性和高度富铝化是古红土的特点,而古红土上发育的红壤继承、保留了古红土的原有特征,又在生物作用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生物富集的、表层复硅的、高度风化、发育的特征。因此,人有昔日和现在环境双重特征的地表红壤是由古红土发育、演变而成的典  相似文献   
912.
李春初 《海洋与湖沼》2000,31(4):460-464
本文对以研究近代洞庭湖演变趋势为主要内容的《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的系列研究成查者评论,认为采用“假设-演绎法”研究洞庭湖演变得出的结论,依然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并不可靠。文中还对该系列成果提出的“构造沉降是控制洞庭湖演变的关键因素”的论点和一些所谓的“构造沉降”表现及其计算数据提出质颖,认为近代洞庭湖的演变不是由内动力“构造沉降”控制,而是主要受入湖水沙条件变化、人工围垦湖滩和湖面-基面上或等  相似文献   
913.
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遥感调查及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选择内蒙古中部地区作为典型荒漠化区域,根据荒漠化土地分类体系,确定决策树的结构以及各类地物在树形中的位置。基于各类地物的光谱反射特性和图像数据反映的综合特征,采取相应的识别和提取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遥感数据源。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从多光谱及多时相TM和ETM+遥感数据中提取出的光谱反射特性、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土壤亮度指数以及土壤湿度指数等复合指数进行不同地物的分类和提取。结果表明:利用决策树分层提取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和避免提取地物时多余信息的干扰及影响,目标明确。然后,通过图像代数检测法及目视解译法确定1990-2000年土地荒漠化的变化信息,对内蒙古中部地区的荒漠化演变规律做出分析。最后,结合研究区气候数据,在GIS支持下,通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和气候因子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影响环境变化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与蒸发量(干燥度)。  相似文献   
914.
南京江北地区下蜀黄土粒度分形与全新世环境演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分形理论,对南京江北下蜀黄土剖面不同层位样品进行分形维数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粒度的分形维数与黄土和古土壤层位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对沉积和成壤环境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全新世最适宜期(8 500~3 100 a BP)发育的古土壤层位(S0)分形维数最高,其维数平均值为2.7237,明显高于全新世晚期(3 100 a BP)形成的表土层(Ts)和末次冰期堆积的黄土层(L1)分形维数,其平均值分别为2.3823\,2.351,全剖面维数平均值则为2.5063,造成它们的差别可能是由于受到不同的成壤强度影响导致土壤颗粒分选性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915.
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气候时空演变特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区域环境集成模式系统对东亚地区进行了1987年1月到1996年12月的长期积分试验,重点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分析和比较模式模拟及观测气候主分量时空特征,从而考察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地区的区域气候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 RIEMS能够较好地抓住地面气温年平均状况及其年变化和年际变率的主要特征;(2)尽管模式对降水的模拟能力没有对地面气温模拟的强,但RIEMS模式基本上能够模拟出降水的空间分布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能够抓住降水的年际变率.    相似文献   
916.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全新世地貌演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贾铁飞  银山 《地理科学》2004,24(2):217-221
根据对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全新世风沙和湖泊沉积记录及其沉积时代进行分析,认为全新世以来,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地貌演化经历了4个主要的发育时期:Q33~Q41湖泊地貌发育时期,Q41风沙地貌发育时期,Q42湖(河)(屠申泽)地貌发育时期和Q43风沙地貌发育时期。全新世中期屠申泽最为繁盛的时期,湖泊相互沟通,范围几乎占据了整个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之后经历了自南向北的萎缩、分化过程,而屠申泽的萎缩、分化过程正是乌兰布和沙漠晚全新世风沙地貌发育并不断扩张的过程,这是一个以自然环境变化为主因、以人为影响为辅因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17.
城市人工地貌演变过程及机制的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城市人工地貌是城市中由人类活动作用形成的各种高差起伏的人工建筑体的组合形态;本文以大连市为例,探讨了城市人工地貌的演变过程及机制,大连市城市人工地貌演变过程分为单核心扩散-绕大连湾的马蹄形延展-环形带状更新扩散期-多核心扩散、带状延展期;自然地质条件是演变的基础,城市规划是主导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其推动力  相似文献   
918.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17,自引:57,他引:60  
对2000年中国北方256×104 km2区域内沙漠化土地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现已达到38.57×104 km2,其中轻度和潜在沙漠化土地13.93×104 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36.1%;中度沙漠化土地9.977×104 km2,占25.9%;重度沙漠化土地7.909×104 km2,占20.5%;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6.756×104 km2,占17.5%。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后期的沙漠化土地发展状况相比,目前我国沙漠化土地演变趋势具以下特征:(1)沙漠化土地仍在蔓延,面积已由1987年的33.895×104 km2增加到了2000年的38.569×104 km2,13a中净增4.674×104 km2;(2)沙漠化土地继续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年平均发展速率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的1560 km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的2100 km2发展到90年代的3600 km2;(3)部分旱农区以及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地出现明显逆转,但荒漠草原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继续扩大,并且程度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919.
土地整理是在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土地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要求,是搞好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把未利用地变为利用地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垦区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一点对上地整理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20.
1研究背景深海是地球表层最晚认识的部分,人类对于深海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最近半个多世纪。1968年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证明洋底在不断扩张;1978年开始的HEBBLE计划,证明几千米海底还有深海风暴;1970年代末发现大洋中脊喷出热液,支持着非光合作用的黑暗食物链;19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