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19篇 |
免费 | 333篇 |
国内免费 | 2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3篇 |
大气科学 | 83篇 |
地球物理 | 82篇 |
地质学 | 1624篇 |
海洋学 | 189篇 |
综合类 | 668篇 |
自然地理 | 5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109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205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87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91篇 |
2009年 | 209篇 |
2008年 | 185篇 |
2007年 | 153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35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为在露天矿山恢复治理过程监督管理中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文献阅读,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基于多源遥感技术的露天矿山恢复治理综合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矿山遥感样本特征以及其他专题数据,识别矿山损毁土地范围;利用中分辨率遥感影像(Landsat数据、高分数据)对植被光谱的响应特征,构建植被指数进行矿山恢复治理植被动态监测;利用星载雷达数据(哨兵数据)通过干涉分析,对矿山范围内地表形变动态监测。此外,还可结合无人机采集数据,开展矿山恢复治理倾斜摄影数据查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保护海洋环境,防治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始终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内容。我省沿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今后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河海统筹、陆海兼顾,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以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海为重点,以海陆综合治理为关键,以恢复和改善海洋环境为目标,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海洋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充分识别陆海空间冲突并制定科学规划是实现陆海统筹的关键。基于陆海空间利用现状与规划,构建陆海空间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冲突识别矩阵、邻域冲突测度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山东省莱州市为案例区,1 km格网为研究单元,分别从陆地对海洋、海洋对陆地2个方向定量识别陆海空间的现状冲突和规划冲突,并结合四象限模型对冲突进行分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① 从冲突范围与强度来看,莱州市陆地利用与规划越过海岸线的范围更大,陆海交互冲突范围将持续增加,陆海统筹应重视空间复合利用与跨系统交互影响。② 从冲突的类型来看,现状冲突中陆地的水域与湿地以及海洋的渔业用海等利用方式对海陆系统产生的影响较大;而在规划冲突中,陆地的一般农地区和其他用地区,海洋的农渔业区和港口航运区4类功能分区跨系统产生的影响较大。③ 现状与规划的耦合分区结果显示,相对独立的陆海空间规划对于控制和缓解空间冲突具有一定效果,然而陆海空间统筹利用与管理迫在眉睫,应结合系统观点根据不同分区特点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17.
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现状,指出地下水超采容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针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地下水起采引起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了超采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区域”主义下的中国区域治理模式重构——珠三角城际铁路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区域治理模式长期以来呈现出阶段性演化的特征。特别是近些年,传统省-市分层设权的权力组织关系被动态的、反复连续性的博弈所取代。本研究借助政治经济学与人文地理学关于“国家空间再中心化”及组织社会学者的“行政发包制”理论,立足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即“珠三角城际铁路网”展开实证,系统分析其规划、建设及运营过程。并聚焦其中的事权与财权动态演变过程,解析省政府的角色定位和省市关系的演变等两大关键问题,揭示中国城市区域治理重构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一方面,省政府的角色定位由“分包商”和“协调者”逐渐转变为协调与发展并重的新角色定位;同时,省市关系由结构化的“行政发包”转化为多轮协商的动态博弈连续体。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链及人工断链效果——以小岗剑泥石流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后,小岗剑沟由于滑坡、崩塌产生了大量松散物质,其地势陡峻,暴雨频率高,2009—2011年连续暴发10场泥石流,损毁公路,规模大时会堰塞绵远河,形成以频发性泥石流为主的典型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2012年完成泥石流治理工程,同年8月小岗剑沟再次发生泥石流,破坏了部分工程。以小岗剑沟为例,通过整理现场采集的图片和数据,并对比以往资料,研究次生山地灾害链链式反应过程以及经过工程治理后的灾害链人工断链效果。研究表明:小岗剑沟频发型次生灾害链的衰减不仅体现在引起下一级次生灾害的土石方量逐级减小上,而且体现在随时间变化的灾害激发条件提高上;虽然泥石流发生条件提高,但由于泥石流沟沟床不断被切深,小岗剑沟危险性随着可动势能增大而逐年增大,人工断链失败后,沟床再次下切,建议使用阶梯-深潭结构增加沟道阻力,保护沟道底部,避免可动势能继续增大;对比小岗剑沟、文家沟和红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发现灾害链总能量与投资正相关,要根据灾害能量进行合理投资,当能量到达一定量时,单位能量所需要的投资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