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4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888篇
测绘学   483篇
大气科学   744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2194篇
海洋学   389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481篇
自然地理   50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81.
水--煤层气两相流体在煤层中的渗流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煤体承受有效应力、水-气混合流动及固一流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水-煤层气两相流渗的基本方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测定了煤层中水-煤层气共同流动时的两相流体的流量,渗透率及随水的饱和度变化关系,并据此模拟出了反映水-煤层气渗透基本规律,从而为煤层气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2.
根据贵州普定陈旗堡典型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特性,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角度,借助土壤学对土壤水分特性的研究理论,对表层土壤20cm以下土层的土体物理化学性质与土体水分含量,即土体的持水量(waterholding capacity),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体颗粒成分、孔隙比、矿物成分含量等对土体水分含量均有影响。土体中粉粒含量较高而粘粒含量较少,且粒度分配不均匀时,土体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孔隙率高的土体水分含量较高;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和绿泥石等粘土矿物含量较高时,土体水分含量相对较高,而长石、碳酸盐等原生矿物含量较高时,土体水分含量相对较小。石英对于土体持水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3.
苏北榴辉岩中金红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苏北地区三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Cr和Zr含量,在Zaek et al.(2002)的金红石Nb-Cr图解中,三类榴辉岩的原岩均为镁铁质岩,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即(1)小焦G类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含量最低,平均值为68ppm,而其它两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含量较高,平均值介于192~255ppm;(2)蓝晶石榴辉岩具有极高Cr含量,均值6106ppm,而许沟P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Cr含量也较高,均值1233ppm,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Cr含量最低,均值为183ppm。利用Zaek et al.(2004)提出的金红石地质温度计,计算得出许沟P类榴辉岩的金红石形成温度介于600~751℃,平均温度689℃;演马厂M类榴辉岩的金红石温度介于507~641℃,平均温度557℃;小焦G类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的形成温度介于541~673℃,平均温度613℃;新扬昌G类蓝晶石榴辉岩的金红石形成温度介于541~655℃,平均温度603℃。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榴辉岩在拆返过程中退变质作用明显,流体活动强烈,导致金红石中Zr扩散丢失,金红石中Zr含量不同程度地受到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再平衡作用的影响,致使计算的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984.
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热源野外考察期间的Nimbus7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行星反照率、大气顶的射出长波辐射和地-气系统辐射平衡的区域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同时配合同期的地面辐射观测资料,讨论了卫星资料与地面实测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为探索卫星资料的应用等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985.
用逐日的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再分析(ERA)风应力,和由Haney公式结合ERA海表资料与预报海温计算出的热通量强迫一个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并用逐日的模拟结果与TOGA-COARE(Tropical Ocean--Global Atmosphere--Coupled Ocean-AtmosphereResponse Experiment)浮标观测资料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中暖池海区上层海洋热量平衡对西风爆发(WWB)的响应.在第一次WWB过程中,模拟与观测的主要差异在WWB期间,而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模式中由下沉运动引起的增温和由强的纬向温度梯度引起的暖平流.初步认为下沉增温可能是差分格式本身和模式分辨率不足造成的.从热量平衡的结果看,第二次WWB事件的模拟比第一次更成功,两次差异可能与两次WWB事件的季节背景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86.
以热量平衡为基础的体感温度模型及气候要素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丰季人体热量平衡方程的建立与计算,结合我国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新陈谢特点,分别建立了不同的体感温度模型,经与我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人体舒适度统计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证明以热量平衡为基础的人体感温度模型更具有普遍性。还分析了风,湿度,辐射对体感温度的影响效应。这些结果将为拓宽舒适度服务范围,建立以人体舒适度为核心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7.
西太平洋赤道海域的热量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实验3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赤道海域(0°~5°N,130°~150°E)考察所获得的29天辐射资料和同期取得的温、压、湿、风和探空等资料,计算了这一海域11月份的热量平衡各量值和整层气柱的加热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是一个强热源区,其上空大气也是一个强热源区。  相似文献   
988.
围绕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的物理化学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结构的观测试验研究,开展了城市边界层大气污染物三维结构观测试验。同时还进行了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化学过程相互影响等5次综合性观测试验研究。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数据,初步建立了城市环境边界层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据整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89.
"2001.9.18"华西突发性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利用地面、高空和卫星观测等资料,分析了2001年9月18~20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侧的强暴雨天气过程,揭示了暴雨的激发机制和若于中尺度特征.主要结果是(1)导致本次突发性强暴雨天气的中尺度系统是在一天内,在同一区域重复新生的2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2)边界层东南低空急流的不断加强和非地转变化对强降水天气起积极作用.(3)在强降水天气发生的每一时段,散度变化均较涡度变化对强降水天气的指示性好,前者与暴雨的关系更为密切.(4)大气运动非平衡强迫激发气流辐合增长是强降水天气的主要激发机制,未来12 h强降水发生的区域、降水强度、中心变化与非平衡强负值区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0.
针对2012年8月30日9月1日四川盆地东部的大暴雨个例,采用Barnes带通滤波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得出:700hPa的中尺度辐合系统与强降水位置对应较好,且中尺度低涡引发强降雨的强度(雨强、范围)要大于中尺度辐合线(辐合中心);盆地内大气的辐合运功主要位于850hPa,造成此次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由浅薄逐渐转为深厚,且在整个暴雨过程中都维持着强的辐合辐散运动;暴雨天气过程中非平衡状态呈现出逐渐加强到逐渐减弱的演变规律,持续的非平衡振动激发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增长,从而形成强烈的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