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508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镉米之痛     
正"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我国有7000年有水稻种植历史,是世界上水稻品种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国家。在我国南方,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民的主粮。然而,就是这种每天饭桌必不可少的主食,最近却被曝出安全隐忧,被推到舆论的风头浪尖。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  相似文献   
6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18亿亩的耕地红线保不住”。他认为要城市化,要修建机场、高速公路,耕地已经少了3000万亩。  相似文献   
63.
董淑喜  ;张艳君 《地下水》2014,(4):145-146
采用试验小区控水方法,研究了控灌I、控灌Ⅱ、常规Ⅲ在产量、水的利用率、抗倒伏、米质等方面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技术在显著减少水稻棵间蒸发和田间渗漏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水稻叶面蒸腾耗水,使水稻叶面蒸腾和光合作用处于一种新的协调状态,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株型形成具有显著的促控作用,可消耗或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肥改土作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利用率高,既节水又增效,还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64.
全球变暖对淡水湖泊浮游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全球变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成为近年来湖沼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列举了目前研究全球变暖对淡水湖泊浮游植物影响的常用方法:监测数据分析、时空转换、遥感信息提取、控制实验、模型预测和古湖沼学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的气温升高、湖泊热力分层提前破坏以及无冰期提前等因素可导致春季物候提前;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正朝着蓝藻占优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物种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不一致.在营养盐充足的湖泊中,由于全球变暖延长了浮游植物生长季节等,从而能提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但在贫营养湖泊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变暖趋势甚至可能呈负相关.由于生态系统往往是多因子的共同作用,这也使得全球变暖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效应复杂化,区分各因子的净影响份额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全球变暖引起的风场改变会促进浅水湖泊中营养盐从底泥的释放,同时也会增加水体中悬浮物的浓度而影响水下光场,因此开展气候变化对再悬浮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是将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65.
木棉树物候期的农业气候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木棉树物候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主要物候期的指示温度,以此分析其对应的农业气候意义  相似文献   
66.
近地面成像光谱技术在水稻氮诊断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测量水稻氮含量的形态诊断法和化学分析法,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测量的结果也不够精确,并且得不到及时应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生产和产量.而基于成像光谱技术对水稻进行的氮诊断,可以做到对水稻的无损坏和精确测量,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时间,氮的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同时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做到了经济利益和生态...  相似文献   
67.
根据历史日记中的华中地区春季植物物候、清代档案中的湖南4地降雪日数记载和区内5个树轮宽度年表,以及植物物候期、雪日观测记录等代用资料;以器测的华中整个地区的逐年气温距平为校准序列,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结合逐一剔除法验证和方差匹配技术,重建了1850-2008年华中地区年均气温变化序列。结果表明:1自1850年以来,华中地区气温变化以年际至年代尺度波动为主要特征;但至1990年以后则迅速增暖,并超出了原有的年代际波动水平;而1920s中期至1940s中期的温暖尽管也持续了20年,但其温暖程度显著低于1990s-2000s。其间,最寒冷年代则分别出现在1860s、1890s及1950s,最寒冷的年份为1893年。2华中地区1850年以来的气温年代际波动周期为10~20年和准35年,其中1920s以前主要为12~14年,但自1940s开始则转为18~20年以及准35年。  相似文献   
68.
利用翁源县国家基本站1981-2018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结合2005-2018年三华李种植面积、产量资料及物候期资料,分析该县气候变化特征及三华李物候期变化特征,探索影响三华李物候期及产量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近38年来,翁源县1-6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及6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1-5月降水...  相似文献   
69.
多年平均物候能够反映植被生长发育节律的均衡状态,是植被物候模拟与预测的关键参数之一。遥感已广泛用于地表物候监测,是空间多年平均物候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基于遥感的多年平均物候存在不同计算方法,如先确定每年时序曲线的物候点再求平均值(平均法),以及先求多年平均时序曲线再确定物候点(参考曲线法)。上述方法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一不确定性及其影响的认识。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利用2001年—2016年遥感植被指数数据,分别在平均法和参考曲线法下提取中国森林生长季起始时间的多年平均值(■),比较■的差异(■)及其空间异质性;进一步选取物候研究中常用指标,即以■为基础的温度“季前时长PD (Preseason Duration)”,分析■不同计算方法对物候—气候关系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方法下的■差异显著,总体上平均法小于参考曲线法(-2.6±2.2 d,占88%),其中存在8.0%和6.0%的有效像元其动态平均法和固定平均法小于参考曲线法超过7 d,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地区。(2)■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为随年均温的升高而减小(Slope=0.07 d/℃,P<...  相似文献   
70.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三江源区广泛分布的冻土显著退化,对植被变化与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但近20年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与冻土变化的响应尚不明晰。基于2001—2020年间三江源区植被、气象与土壤冻融数据集,分析了过去20年间三江源区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与土壤冻融要素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2001—2020年间三江源区植被整体呈变绿趋势,生长季NDVI以每10年0.017的速率显著增加;植被物候显著变化,生长季延长[6.3 d·(10a)-1],主要由生长季开始日期(SOS)提前[4.9 d·(10a)-1]贡献。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气温和降水是生长季NDVI最重要的主导因素,植被对降水的敏感性在气温相对较高、降水相对较少的暖干区域更强;生长季开始前的降水是SOS最重要的主导因素。土壤冻融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在暖干区域,土壤融化时段延长对植被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总体来看,三江源季节冻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