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9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414篇
测绘学   446篇
大气科学   625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845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25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汊河运用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河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不同汊河的形成、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围绕汊河不同运用方案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表明: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的汊河运用方案不适用于多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同时行河与轮流行河联合模式和同时行河模式,而采用单一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海洋输沙动力,保证河口海域向外海的较大输沙量,对延长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更有利,更为科学和经济合理。在现行清8汊河达到改道标准后,应优先使用老河道汊河,该方案不仅有利于未来海岸线的均衡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延长清水沟流路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12.
为了进一步评估和提高区域模式对西南地区东部高分辨率气候的模拟能力,利用 WRF模式,采用 多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下称“不同方案”)对西南地区东部 1998—2019年夏季降水和气温进行双重嵌套模拟 (外层为D01,内层为D02)。对比不同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多年平均降水量在D01中基本为湿偏差;D02中在四 川盆地和重庆低海拔地区为干偏差,湿偏差主要位于贵州和重庆的城口、石柱和武隆一带的地形复杂区;总体 上D01中ACM2方案误差最小,D02中MYJ方案误差最小。对多年平均气温的模拟在D01中除了四川盆地一 带为暖偏差外其余大部地区基本为冷偏差,D02 中大部地区为暖偏差;总体上 D01 和 D02 中 MYJ方案误差最 小,YSU方案最大。对于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的模拟技巧在D01和D02中相对较高的地区均集中在重 庆中西部和湖北大部地区;降水量总体为 YSU 方案最高,MYJ 方案最低;平均气温总体为 MYJ 方案最高, ACM2方案最低。因此,提升模式分辨率至对流尺度后对不同气象要素模拟技巧最优的方案存在差异,需根据 业务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的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3.
土壤侵蚀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生态问题,目前中国主要基于RUSLE方程的理论基础开展了相关土壤侵蚀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RUSLE方程具有结构合理、方法简单、使用范围广等优点,但由于方程当中各个参数的获取方法有较强的地域性,导致不同地区间土壤侵蚀的比较与计算较为困难.为提高中国RUSLE模型使用效率,基于2000...  相似文献   
114.
煤层底板突水是华北型煤田煤矿生产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水害类型,为解决水害防治工程的科学决策问题,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工程的可靠性,提出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思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传统决策支持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在分析底板水害防治决策支持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数据-模型-方案”一体化设计流程,从数据导入、模型驱动、智能决策等3个层次构建底板水害防治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将模型驱动层进一步细分为方法库、模型库、知识图谱构建3项专业化服务,模型库包括底板突水空间点预测模型、疏水降压数值模拟模型、注浆改造工程可靠性分析模型、隔离工程设计模型及底板水害监测预警模型。系统最终输出的决策方案包括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疏水降压Q-t-s方案、区域注浆改造设计及工程可靠性评价、隔离工程设计、底板突水监测预警警情发布。系统通过注浆过程的反馈-控制、突水监测预警的深度学习、疏水降压方案的动态优化等实现其智能决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将会在煤层底板水害防治可靠性保障方面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5.
116.
大型房地产建设活动过程中,对岩溶场地的勘察尤其是岩溶的分布情况尤为重要,如何查明场地的地层、地质构造、岩性、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是岩溶勘察的重点,提出相应的岩溶方面设计、施工建议,以期对大型房地产岩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实际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对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根据研究目标在已有研究结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敏感性实验方案。经过与实地观测的结果对比来看,与海雾模拟密切相关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中的YSU方案对我国黄渤海海区的不同强度海雾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长波辐射方案中的Fu-Liou-Gu方案则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在这种核心方案配置下的模拟结果均可满足一般科学研究与预报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8.
119.
马猛 《地下水》2022,(3):259-260+289
以阜新县为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中,坝地截流和拦沙能力最强,能达到水土保持措施效率的85%~95%。而且通过对不同污染物的总体截留水平和不同措施下大坝截留率的变化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发现对于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在内的三种具体污染物,坝地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的拦截比例依然是最高,均高于80%。综合考虑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提出水土保持应以坝地为主,并辅以其他生态林,以更好地达到发挥区域生态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0.
牛文鹏  高俊  郝名利  杨敏  吴丹 《地下水》2022,(5):250-253
以广佛环线西环段城轨线路工程为例,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降低植被覆盖率,破坏原有生态防护体系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隐患问题。基于对该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具体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时段内预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总量为31 428 t,其中施工期29 507 t,自然恢复期1 921 t,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桥涵及站场工程区是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将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降到最低,应分区采取防治措施,将主体工程区划分为8个一级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分区实际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防治对策。从同步布设的20个水土保持监测点监测结果看,工程建设区内各项防治指标均可达到或超过方案确定的目标值,防治措施实施后具有显著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